智能工程仿真专家

访安世亚太仿真事业部总经理雷先华先生

发布时间:2010-07-13
分享到

AI:2009年6月9日,ANSYS 12.0版本的发布是CAE领域的大好消息,请您简述新版本的特点及其包含了哪些功能的优化和完善?

雷先华先生:ANSYS 12.0版本的最大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提供了新的Workbench 2.0协同仿真环境,二是将FLUENT完全集成在Workbench环境下。

相对于第一代Workbench而言,Workbench 2.0的最大变化是提供了全新的“项目视图(Project Schematic View)”功能,将整个仿真流程更加紧密地组合在一起,通过简单的拖拽操作即可定制好复杂的多物理场分析流程,同时,Workbench平台能自动管理流程中任何步骤发生的变化(如几何尺寸变化、网格设置变化及载荷变化等),自动执行流程中所需的应用程序以自动更新整个仿真项目,极大地减少更改设计所需的循环时间。

FLUENT集成在Workbench下,其最大的好处是Workbench中成熟的CAD双向参数链接、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网格处理、自动流固耦合分析以及DesignXplorer的CAD协同优化设计等功能及其价值能够被充分利用。这一变革使FLUENT的分析流程更加简化、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当然,从功能上来说,ANSYS 12.0在结构、流体以及电磁等各产品线上都增加了大量的新功能和新特征。比如结构的多个新单元、SNODE超级节点模态分析算法、接触非线性计算效率提升、并行计算效率提升以及新增的Explicit STR显式动力学分析模块等;流体在IC缸内燃烧、流固耦合、多相流、湍流模型、化学反应、热传导及辐射、旋转机械和大规模并行计算等各个方面都有大量的新功能和新特性;Ansoft集成于Workbench也在ANSYS 12.0中有了初步的尝试。

AI:ANSYS优秀的CAE解决方案结合安世亚太完善的推广和服务,使得ANSYS软件在中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是否预示着中国已经进入了CAE时代?请谈谈您的观点。

雷先华先生:计算机辅助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产品研发的主要手段和工具,而其中CAE技术又以其应用数学模型确保产品设计的合理性、与优化技术组合产生最佳产品设计方案等众多优点,成为现代产品研发流程的核心和聚焦点。

在发达国家的许多工业行业中,CAE已经作为产品设计与制造流程中不可逾越的一种强制性的设计和工艺规范加以实施。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自主研发非常重视,各种因素使得国内企业自身对CAE的需求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

目前,我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CAE大发展时代”,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CAE的巨大价值并陆续在研发中采用相关CAE工具,并将其应用不断深入,不断推向研发的前端。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体来讲,国内企业在实际应用方面,距离真正意义上的CAE时代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积累少、底子薄、高端人才缺乏等方面,这些因素导致了我国的CAE应用效益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先进国家的先进企业相比还存在极其明显的差距。安世亚太的目标就是促进中国企业的CAE应用效益,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

ANSYS优秀的CAE解决方案解决了企业是否能选择到最合适的CAE工具的问题,而安世亚太完善的服务解决了用户把CAE工具用好、用出效益的问题。

AI:以“精益研发”为主线的PERA平台集创新、质量与仿真为一体,为企业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集成解决方案,请您简要介绍PERA平台的应用情况?

雷先华先生:PERA精益研发平台是一个源自企业实践、回归企业需求的产物,企业产品研发中的工具集成、协同仿真、流程定制、数据管理、知识积累、创新设计、质量设计、MDO多学科优化、模板化快速设计和分析等各种需求是PERA平台产生和成长的驱动力。

PERA精益研发平台以产品的概念、初步、打样、详细和工艺等整个设计过程为核心,还可延伸到生产、使用以及报废的全生命周期过程。PERA是一个高度柔性、可完全贴合企业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实施的系统,企业在PERA平台上还可进一步开发自己的专业设计系统。在国内,目前已有近50家各行业的领袖企业不同程度地实施了PERA系统。今年,PERA的新版本在数据管理、知识管理、尤其是快速设计方面也都有很多重大的创新亮点和功能提升,将会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价值。

为了更好地推广PERA的应用,我们专门设立了“安世亚太研究院”,以整合产业界、学术界的相关思想以及我们在客户实践过程中的思考,不断丰富和发展精益研发理论体系并指导PERA平台产品设计及客户实施工作。

AI:危机是考验也是机遇,对于企业创新,请介绍一下您的经验和体会?

雷先华先生:危机就是在危险中潜藏机遇,在当前由金融危机导致的实体经济危机中,相信各企业都能体会到如何才能将命运握在自己手中,创新是企业在危机中发展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创新一定是基于知识、基于经验的再创造过程,有它内在的规律可循。安世亚太在创新理论、创新工具、创新教育等多个方面都展开了延续近10年的探索和企业实践工作,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心得和体会。对于企业而言,要有效实现创新,应该先从理论培训、体系建设等方面着手,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问题,在专业团队和专用工具的辅助下,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有规律、有节奏地逐步实现创新设计过程。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