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世界经济呈现复苏态势,中国轮胎出口势头旺盛,尤其是出口欧洲、拉美等市场增幅较大。但今年天然胶等原材料价格屡创历史新高,轮胎生产成本已上升30%以上,高于轮胎产值增幅8个百分点,轮胎企业效益大幅下降,仅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会员企业的亏损面就达到了26%。加上国外技术壁垒越来越多,贸易摩擦此起彼伏,轮胎出口面临更加严峻和复杂的环境。业内人士认为,轮胎行业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渡过难关,由出口主导型转向内需拉动型。这是记者在上月下旬中橡协轮胎分会举办的2010年轮胎出口工作会议上得到的信息。
数量大增效益下滑
据国家海关统计,1~10月,中国共出口汽车轮胎1.53亿条,同比增长(下同)23.4%,增幅较上半年下降6.6个百分点;出口额73亿美元,增长34.7%,增幅较上半年下降3.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轿车胎1.12亿条,增长20.1%,增幅较上半年下降5.9个百分点,出口额32.6亿美元,增长23.9%;出口载重胎4061.2万条,增长33%,增幅较上半年下降9.5个百分点,出口额40.4亿美元,增长45%。
据分析,由于欧洲债务危机对市场的影响,以及世界对美国经济复苏信心不足,导致消费预期大大减弱,加之下半年国际市场补库存状态基本结束,需求趋于稳定,因此下半年轮胎出口增幅呈下滑态势。
受美国轮胎特保案影响,1~10月,中国出口美国轿车胎2595.3万条,同比减少888.5万条,下降25.5%;出口额8.4亿美元,下降23%。除美国市场下降外,其他重点地区市场轿车胎出口均大增。1~10月,出口欧洲轿车胎3620.5万条,增长41.9%;出口拉美1270.9 万条,增长89.1%;出口亚洲2087.7万条,增长38.1%。载重胎方面,1~10月,中国出口美国1049.4万条,增长32.8%;出口欧洲 456.9万条,增长41.6%;出口拉美663.5万条,增长95.4%;出口亚洲1191.9万条,增长15.7%。这说明自轮胎特保案发生后,国内轮胎企业为改变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已成功开拓了北欧、拉美、非洲、俄罗斯、中亚等市场,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初见效果。
尽管出口量大增,但轮胎企业的效益却日益艰难。据轮胎分会对43家企业统计,上半年利润同比下降9.4%,第三季度利润降幅大增至 21.4%,其中11家企业亏损。而且,9月份之前企业生产用天然胶基本是在价格疯涨前购入的,因此第四季度以及明年一季度轮胎企业的效益前景更加不乐观。
后市出口压力加大
中橡协会长范仁德表示,国外轮胎市场将发生较大变化,中国轮胎出口将受到影响。其原因有三:
一是国外对轮胎在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其中最主要的是欧盟轮胎安全法规和标签法两个法规。美国和日本也出台了类似的法规。这些法规的核心就是对轮胎的燃油效率、湿抓着力等做了具体规定,目前日本已开始实施,美国明年实施,欧盟后年实施。这对国内目前出口量较大的普通轮胎压力非常大,如果轮胎企业不调整产品结构,一两年后,中国轮胎出口量肯定要大幅下降。
二是贸易摩擦越来越多。去年美国轮胎特保案的影响现在还在持续,轮胎整体出口增长主要是转移了市场,但也引起其他地区市场的连锁反应。现在欧盟已经传出信息,有可能对中国轮胎进行反倾销。据欧盟方面统计,中国轮胎出口欧盟增幅达到200%;但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10月中国出口欧盟汽车轮胎增幅为38.3%,其中出口轿车胎增幅为39.8%。因此,中国轮胎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反倾销局面。
三是天然胶等原材料价格上升趋势难以改变。国际橡胶研究组织对天然胶价格趋势的预测是今年在4000美元/吨左右,今后可能达到5000美元/吨。因为轮胎需求量不断增长,而天然胶种植却有一定的局限性。
范仁德认为,上述因素决定了今后中国轮胎出口将面临很大压力,因此轮胎行业的发展必须要转变发展模式,要由出口主导型转向内需拉动型。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世界最大市场,国内轮胎企业必须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国内市场份额,以保持轮胎工业健康发展。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中橡协轮胎分会秘书长蔡为民表示,目前轮胎全行业的经营和出口形势非常严峻,必须采取措施渡过难关。一是加强沟通,减少贸易摩擦。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双边经贸互动,通过平等对话和磋商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建立预警机制,争取应诉获得好效果。二是加强自律,规范出口。国家应整顿、规范出口贸易秩序,避免低价竞争;支持优势企业出口经营,建立自主的国际化营销体系;企业出口价格应自律,避免贸易摩擦的发生。三是加强出口轮胎检测,以保证质量、符合进口国新法规的要求;建议国家出台轮胎进出口新国标,既可与进出口国家权利对等,又可争取今后检测结果互认。四是加快轮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出口轮胎附加值。五是加强品牌建设,树立企业形象。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