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起,80家市级部门陆续公开2012年决算数据,据介绍,此次本市三公的范围更大,说明更详细,更利于监督。那么,如何压缩相对“难啃”的公车开支?各部门降下来的三公费用如何确保不反弹?三公公开的单位是否存在“瘦身”情况?此次公开的内容还存在哪些不足?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韩杰,三公问题专家、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一一作答。
1
北京今年公开的内容有哪些变化?
韩杰:这次提交审议的市级部门由去年的58家增至80家。这次本市统一要求,特别细化了说明,以方便市民读懂公开的决算内容。在细化解释方面,首先,本市要求相关单位增加了其市级经费和上年变动情况的对比说明。其次,本市还统一要求增加了对三公口径的说明。第三,各单位还在部门决算中增加了对部门职能等信息的说明,以及对行政经费决算统计数据变动情况的说明等。第四,各部门这次还增加了对收支总体情况的表述,而过去只是分项说明,缺乏整体性介绍。对于三公信息,各部门也要公布包括各自公车保有量、年度内有无更新、车均运维费金额等细节。
2
韩杰:对于北京三公预算高于18个省份,而且公车支出也是最高的说法,我认为,三公经费的支出,与人员编制数量、机构数量和职能范围,以及地方事权划分等因素都有关,并不是简单看谁的总数高就不合理,谁的总数低就节约。
例如北京和上海都公布了市本级的三公经费。但上海市的市级事权要小于区县的事权,换言之其市级支出也相对较低。而本市的市级事权和区县事权基本上是1:1的关系,此外本市市级单位还承担着一定服务和参与中央单位相关工作的任务。例如一些单位的公务接待费,就包括与中央单位进行业务交流方面的支出。因此,本市三公经费相对较高,属于事出有因,也是有其合理性的。
此外,目前本市的公车编制,已经是经国家有关部门重新核减后的,数量已经有了一定减少。2012年,本市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有车辆 19491辆,同比减少了62辆。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在车辆报废过程中,部分单位车辆报废后,没有再新购车辆。同时,本市基本采取只更新而不纯粹新购公车的方式。
如果想要大幅降低本市公车支出,还有赖于国家整体性改革公务车体制。
北京三公预算高于18个省份,是否合理?
3
北京公开的三公经费是否被“瘦身”?
韩杰:针对此前全国18个公开省级三公经费的省份中,有些地区并未明确是否包含事业单位,被网民称为故意给三公数据“瘦身”问题,北京市的情况是,相关单位公布的三公数据中,既包括行政部门,也包括其下属事业单位。而且本市要求将相关下属事业单位的数据都涵盖进去,不管是第几级的下属事业单位,都要包含其中,数据是非常全面的。
4
叶青:我认为只有公布各部门人数,才能进行更完整的比较,计算相关数据的人均值,这样才更有意义。虽然北京市三公内容在全国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还是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此次北京三公公开内容存在哪些不足?
5
如何管理各种说不清内容的支出名目?
叶青:三公支出中存在各种明目不定的“服务费”“管理费”,说不清内容的“课题调研费”“重要文件起草费”等,这些是地方政府的发明创造,在现有的财政制度规定中并没有。“服务费”“管理费”是最不严肃的说法,建议取消,“课题费”中本身就有“调研费”,这是一种重复。“重要文件起草费”只是向财政要钱的借口,是一个财政性“漏洞”。这需要财政部做出一个规定,以明确“三公”经费的名称与范围。
6
如何有效压缩北京市级部门公车开支?
叶青:2013年8月12日北京市纪委宣布,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自去年12月至今年4月的5个月时间内,北京市市级部门公务接待费同比减少 34.1%,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减少9.6%,因公出国(境)费用减少8.5%,会议费减少23.9%。这些数字说明,八项规定的执行取得积极的效果, “四公”——接待、公车、出国、会议的费用在收缩。从北京的情况看,公车、出国经费节约率最低,说明公车改革的空间很大,还要压缩。大吃大喝可以减少,公车使用带有很多刚性的因素,如果公车私用不能有效地压缩,整个公车经费要大幅度下降很困难。如果进行公车改革,公车费用肯定会大幅度压缩。在没有进行公车改革的情况下,只能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安装GPS或者北斗,监控公车的使用,可以进行内部控制。二是安装带有“公”字的专用车牌,老百姓可以一目了然。三是要通过教育,形成“公事用公车,私事用私车”的氛围。
7
怎样才能让降下来的三公费用不反弹?
叶青: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一项项地审查,可吃可不吃的一律不吃,才能够减下来。
八项规定出台之后,晚会、电视栏目等已经奉行节约的原则,其他部门要跟上才行。
8
如何能更科学地编制三公经费预算?
叶青:有关部门可以专门聘请一些专家教授作为顾问,从编制阶段就对预算不断提出建议。
此外,年底、节假日都是突击花钱的高峰期,也是监督的关键期。年终突击花钱,说明预算打得宽松了,第二年可以压缩。问题在于,各个部门的三公经费与部门预算只有人大代表才能够审议与批准,由于会议时间短,无法了解具体的开支项目。浙江温岭的经验值得推广,即人大代表对每个部门的预算与三公经费都要进行讨论与投票,就可以制止不必要的预算开支形成。
9
三公经费的使用能否出台细化标准?
叶青:国务院应该出台一个“三公经费使用指导意见”,明确一个大体的幅度、范围,以便于地方选择、操作。比如说实行公车改革,正处级干部每个月的车补设定在1000-1500元之间,地方政府就可以在这个幅度内选择。哪一个级别的官员在哪一个级别的城市的接待费是多少,可以事先加以明确。
10
北京三公经费能否保持“负增长”?
韩杰:2012年市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10.1亿元,比年初预算下降10%。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国内各级政府部门基本已经确定了要“过紧日子”的思想。对于三公经费的管理,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也日益严格,控制举措不断完善。以本市2012年市级决算为例,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1.6亿元,比年初预算下降14.3%;公务接待费0.9亿元,与年初预算基本持平;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7.6亿元,比年初预算下降10.1%。
因此对于北京三公经费能否长期实现“负增长”,财政部门还是有一定信心的。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