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自2013年10月8日起,将正式实施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此次证监会重点支持推进兼并重组的九大行业中,汽车行业名列首位。就此,记者采访了多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遗憾的是,几家企业均表示第一次听说分道制,更没有关注过。
分道制对汽车企业的影响到底几何?
对此,有业内分析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分道制的实施对汽车并购重组的实质性作用并不大,国内汽车行业并购重组仍然没有解决固有的问题。“实际上中国的并购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事,还牵涉到当地政府,政企没分开,难度比国外要大很多。”海通证券分析师陈鹏辉告诉记者。
部分车企无关注
所谓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是指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核时,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规范运作状况、财务顾问执业能力以及中介机构及经办人员的诚信记录,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交易类型,对符合标准的并购重组申请,有条件地淡化行政审核和减少审核环节,实行差异化的审核制度安排。
“分道制的推出有利于国内汽车企业之间实现快速的并购重组。在制度上,并购重组的门槛降低、进入快速通道或者直接核准有助于鼓励车企并购。”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表示,在汽车并购重组中,国营车企资金实力更强、规模更大,相应通过并购重组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渴望更高。
记者通过Wind数据统计得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共发生42起并购事件,涉及金额约5500亿元人民币。仅7起是与汽车整车企业相关,其余全部是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并购事项。
其中,14家企业并购项目已经完成,11家进入董事会预案,7家签署转让协议,4家已经通过股东大会,仅1家失败。
那么,众多并购事项还没有尘埃落定的公司,以及有并购需求的相关公司,如何看待证监会推出的分道制?对此,记者致电西南地区一家不愿具名整车企业高层人士,对方的答复颇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意味。“今天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事情,刚听说还是有点蒙。行业里也没有人讨论过这个事情。”他表示。
随后,记者致电多家车企,同样的状况出现了,多数企业都没有听说过分道制,表示需要研究研究,再发表相关评论。
实质作用有限
不得不说,对于车企来说,当下,有关分道制的认识还处在一个学习阶段,谈不上对于分道制的认识。距离10月8日分道制实施,不足半个月,这项在证监会看来是能推动产能过剩行业转型的政策,到底能带来多少实效,仍需拭目以待。不过,在业内多位分析人士看来,分道制给汽车行业带来的利好一般。
海通证券分析师陈鹏辉认为,目前汽车行业产能过剩严重,这项政策主要是想推动行业的并购重组,特别是客车企业。“目前各省都有自己的客车企业,很多企业都是严重亏损的,产能过剩严重,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推动并购,中国的并购往往会牵涉到当地政府,政企分不开,并购难度自然加大了”。
与此同时,不少企业实施并购,意在获得品牌与技术,汽车行业尤为明显。
蔡建明认为,分道制的实施对汽车并购重组的实质性作用并不大,国内汽车行业并购重组仍然没有解决固有的问题。而这些固有的问题是什么呢?对此,他解释称,国营车企体制成分较为复杂,涉及多方利益,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利益,各地方部门利益难以平衡。企业并购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事情。同时,国内汽车行业仍存在大量小而散、专业化水平低的企业,并购重组的效率并不高,后续的整合结果也并不理想。
然而,“小而散”的观点,上述整车企业高层人士并不这样认为,汽车行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优胜劣汰。“对于中国的汽车行业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汽车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要真正推动自主品牌的发展,从政策上推动打造中国品牌的步伐。如果政府能够优先使用起来自主品牌,对自主品牌的议价能力会有很大好处。”他表示。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