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用户在线导航与路况众包产生的ETA价值

文章来源:弗戈工业在线 发布时间:2014-09-22
分享到
9月16日,2014年T行神州系列活动之收官站——武汉站主题为“海量用户在线导航与路况众包产生的ETA价值”于武汉圆满落幕,对如何通过海量用户数据的积累,以众包的形式更新地图数据,贡献实时路况数据,这些问题成为研讨会讨论焦点

9月16日,2014年T行神州系列活动之收官站——武汉站(总第42站)主题为“海量用户在线导航与路况众包产生的ETA价值”于武汉圆满落幕,对如何通过海量用户数据的积累,以众包的形式更新地图数据,贡献实时路况数据,这些问题成为研讨会讨论焦点,来自通信、网络、IT、汽车等各方专家交流探讨,发表真知灼见。

IHS大中华区高级分析师刘凌青:导航与实时交通服务新趋势—无线连接用户体验

我觉得在目前来说,除了ETA,我们可以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的外,其他的地方还有对于未来某个时间段的行程的预测,能不能给出比较准确的预计到达时间,这也是非常有用的。目前在中国停车是很大的困难,今后有没有可能把导航和停车服务集中在一起。我可以在还没有去目的地的时候就可以远程知道目的地附近有哪些停车场,我还可以远程进行预约,远程进行付费。导航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而且是消费者愿意为之所买单的地方,就是用户体验,你的用户体验要变得越来越好。

有哪些导航的功能是比较有价值的?第一,车机导航,车机导航一方面是因为稳定度会比较高,第二个是因为随着车机导航的装载率、出货量大幅度上升,导致车机导航的成本在快速下降,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车机导航会被装载到中低端的车当中。第二,语音输入,语音识别,语音输入可以让驾驶者在视线不偏离前方路线的情况下能够和导航进行互动。第三,车联网。第四,目的地信息,目的地行程的下载,这在很多功能当中有用到,我个人觉得这个功能在中国和全球都是非常有用的,有用的地方并不是在于我接下来这一次的导航会有多大的作用,我进入到汽车里面再进行这样的规划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个功能在进行一次比较长途的旅行的时候会比较有用。第五,移动端的搜索,最大好处是可以减少或者是根本不需要手动输入地址,这对于用户来说是比较大的增长。

高德软件副总裁董振宁:中国第二季度的城市拥堵指数

从高德未来得发展,我们会更加注重基础的东西,注重数据上的东西,首先把我们的出行做好。对于出行来讲,出行现在也是变成了一种问题,今年5月1日北京,从整个八达岭高速拥堵程度达到了创记录的55公里,这是历史上都没有的现象,在高速路上的拥堵超过了4个小时。端午节前夕的北京,北京基本上整个环路全部进入到拥堵状态,整个城市尤其是到大型节日的情况下,包括中秋的前夕,整个城市基本陷入了瘫痪的状态,这种拥堵的状态已经不仅仅是北京上海这种特大城市的问题,通过我们的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实际上有超过50个城市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拥堵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靠什么样的模式去解决?我们可以能拿到这些数据提供交通信息,但是很多拥堵的城市出租车并不一定带有数据设备,或者是出租车非常稀少,我们怎么解决交通信息问题。对于交通信息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数据,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模式,就是众包的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来进行数据库的增补,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功能,我们每个月有超过十万公里的道路更新和15万次的地图数据更新都是通过海量的数据来做的。最重要的是交通信息的运用,我们通过众包数据的获取已经远远超过了行业数据的获取,我们构建了一个很好的商业应用的模式,当广大群众在使用我们交通信息服务的时候,既是交通信息的使用者享受者又是交通信息的分享者,通过交通信息的分享再分享给别人,我们就有更好的交通信息的质量,更好的交通质量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就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通过众包的模式我们就把交通信息的问题很巧妙地解决掉了。

翼卡车联网技术平台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吴良平:中国车联网品牌突围之路

解决车主的需求是所有车联网产品和服务存在的根本,但是面对这些互联网的巨头和知名的汽车品牌在车联网的介入,我们自己的车联网企业的品牌特别是翼卡做车联网服务的品牌应该如何突围。在需求挖掘,在不同的场景用户的痛点方面我们进行突围。基于这个思路我们提出了七步走的步骤,找用户、找场景、挖痛点、下处方、连用户、优体验和广传播,基于这几个步骤我们做了一些具体的探讨,特别是是在找用户,我们在不同的用户细分里面再去挖场景,我们围绕这些场景要去找到这些场景就可以找到用户的需求点。挖痛点,现在的拥堵还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暂时缓解了一下,停车难也是在很多地方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在大城市里面,停车难也是很大的问题。保养贵,我们经常去4S里面,可能4S会给我们推荐很多不必要的保养项目,但是很多车主是不知道有这个东西到底有他有必要还是没有的,我们在挖痛点的时候就得到几个关键词,一是我们要细分,在大场景下面去找到一些细分的用户群体,在细分的用户场景下面我们再分析频率,正常的上下班的时候是不需要开导航的,但是我们在需要察看拥堵的信息的时候又需要每天都用这个来获取拥堵的信息。二个是用户群体,到底用户群体有多大,三个是找到我们在场景里面的切入点,有的东西可能是高德所擅长的,有的可能是做车联网服务企业所擅长的,我们结合自己的优劣势找到场景的切入点去解决用户的痛点。

深圳合正汽车电子产品部经理邵凯:分享如何提升用户体验与增值服务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涉及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移动互联网将会在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但是最佳的结合点离不开智能互联的设计。从车机的发展历程来看,有最早的卡带机,CD机,到DVD导航,发展到现在带有一键通服务的车联网主机,从历史趋势来看,汽车多媒体娱乐系统正在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车联网的发展也进入了瓶颈期。DVD导航千元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事了,很多车机品牌都已经经历了降价风暴,以一些高端高贵为代表的车机品牌同样也不得不推出一些中低端产品。这同时告诫我们只有跨界、整合才能够突破现有的瓶颈,实现质的突破。下一代车机的发展是什么呢?车联网在行业已经炒了三年多,不温不火,随着车机产品同质化严重加剧,厂家也急迫寻求新的产品差异化特点以及新的利润点,一旦一种产品开始出现了功能化和智能化分野的时候,它将会产生颠覆式的创新,颠覆式创新将会使整个品类的格局发生颠覆式的变化。汽车制造已经从功能化向智能化转型,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IT巨头在汽车领域作出了非常多尝试,并取得成功,包括特斯拉,谷歌汽车,苹果汽车会不会在将来面市呢?我们拭目以待。产业市场的细分对于传统制造行业来讲并不是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车机厂家作为移动汽车的参与者也必须进行相关的资源整合来提升用户的体验。如果我们把车机当做一个较大的屏幕,保留一些基础的体验和功能,所有的内容和应用来源于手机,就是手机互联、智能互联。从车机智能化的新拐点来看,是朝着高配置集成化还是重连接、轻车机的方向发展呢?这引来我们大家的思考。车联网的发展是符合汽车厂商和4S店的需求,而车机作为车联网应用的硬件载体需要不断提升配置,大量应用内置化,保持较好的集成化,才能够满足日益增多的车联网体验。但是由于受到整车制造的影响,任何一个成熟的车机解决方案都需要经历一段长时间的适应期,它比不长手机解决方案的更新速度,再加上来自于市场竞争的压力,车机厂商无法与手机厂商一样制造车机,否则将会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高配置、集成化将会成为一条非常艰难的道路,而重连接、轻车机的思路对于车机厂商来说将会更加安全,从硬体上持续完善手机设备的连接,兼容性,从软体上提升APP与汽车本身的交互体验。我们认为智能、互联系统将会成为车机智能化的一个方向。

收藏
赞一下
0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