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勤中国发布了《2016中国汽车行业对外投资报告》。报告指出,自主品牌汽车和零部件企业自2013年起,三年内已完成海外并购交易共计60宗,涉及金额177亿美元。
从增长趋势来看,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建厂速度虽有小幅放缓,但海外并购的交易数量和规模则趋势渐长,尤其是2015年的整车和海外零部件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额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
从并购主体而言,零部件企业是海外收购的主力军,涉及交易在交易总量和总额方面分别占比超出七成和八成以上,这也充分凸显出了我国零部件企业大而不强的整体现状。
零部件企业是收购主力军
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汽车厂商和零部件企业海外并购继续保持上涨态势,尤其是投资规模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归功于中国化工集团以88.14亿美元收购意大利轮胎制造商倍耐力,该交易也创下了2015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最大交易规模。
从并购主体来看,零部件企业依旧是收购主力军,所涉及交易占到总交易量的72%,总交易额的80%以上。2013-2015年,中国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在德国市场和美国市场发起的共22起交易中,两地的并购目标均为零部件企业。
报告指出,其实一些国内汽车零部件巨头早已活跃于海外并购市场,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外延式并购已成为企业实现非有机增长的重要途径。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约1.2万余家,尽量数量众多,但大而不强,行业集中度低,自主研发能力薄弱,主要总成和关键部件技术仍受制于国外先进零部件企业。
从并购情况来看,中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收购如传统发动机系统、变速箱、内饰、空调系统等被外商高度垄断的细分市场,这对其后续的投资回报以及整合后的协同效应带来更大裨益,同时也是其为了迅速掌握国内不具备的前瞻性技术、弥补短板的有效途径之一。
德勤全球并购服务主管Charles Knight分析道:“由于当前国内企业整体技术实力不强,因此大部分的海外并购以获取海外优质资产为主。数据显示,单是中国汽车企业在德美两个汽车制造强国发起的跨境并购项目,便已占总体交易近四成,而两国的并购目标均为零部件企业。在金融危机过后,很多西方汽车企业在财务压力之下,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寻找合适买家,这一趋势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整车出口形势持续不乐观
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整车出口共75.55万台,同比下降近20%,较2012年100万辆的最高峰值相差甚远。
目前中国汽车出口市场仍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主要集中在亚洲、南美洲和非洲地区。2015年亚洲是中国整车出口最大市场,占比达到50%;非洲、南美市场呈现萎缩趋势,欧洲市场下跌明显,东欧地区跌幅更是高达75%。
从具体国家来看,伊朗连续两年成为中国整车出口第一大目标市场,越南和委内瑞拉增速显著,出口总量跃升至第二和第三位,其中越南是中国卡车最主要的出口地,占2015年卡车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
此外,值得注意的还有俄罗斯汽车市场。随着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加剧,本国货币面临大幅贬值,整体汽车市场持续疲软,导致了中国自主品牌在当地销量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六家车企销量跌幅更是超过60%。长城汽车在俄的销量更是从2013年的近2万辆暴跌至去年的3181辆。
2014之前,俄罗斯是中国汽车前五大出口国之一,但2015年,俄罗斯在前十五大中国汽车出口国中的占比仅为2%。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中国车企在俄罗斯新增投资都将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萎缩。
接下来,由于出口市场的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经济与汇率波动等因素,对自主品牌来说,短期内出口仍旧难见回暖。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