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载货汽车车身涂装品质提升

作者:周 全 文章来源: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2-10-11
分享到

尽管载货汽车车身的涂装品质与自身相比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如何在以技术应用适度领先、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为前提条件下,进一步提升载货汽车车身涂装品质,以期赋予整车更大的附加价值,仍是涂装技术人员目前关注的重点。

一直以来,车身涂装品质都被国内载货汽车企业视为影响整车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各种涂装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载货汽车车身涂装品质得到明显提升(特别是高端重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普遍采用新型高泳透力、无铅阴极电泳漆,车身防腐性能优良;

2.更加注重面漆的外观装饰性和防护性,金属漆、珠光漆等受到青睐;

3.以多道逆工序补水清洗工艺、静电喷涂机器人以及免中涂工艺等为代表的涂装新技术得以普及应用。

本文主要围绕载货汽车车身用阴极电泳漆、车身面漆以及塑料外饰件涂装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阴极电泳漆

选用漆膜平滑性良好的阴极电泳漆产品。阴极电泳漆的漆膜平滑性越来越受到关注,从早期高颜基比电泳漆品种的漆膜粗糙度(Ra)大于0.5mm,到现有低颜基比品种的漆膜粗糙度可达0.2mm,甚至更低。电泳漆膜的平滑性良好,对载货汽车车身底面两涂层体系而言,可以显著改善面漆的外观装饰性(鲜映度、桔皮)。对越来越多使用免中涂工艺进行车身金属漆涂装的场合,电泳漆膜的平滑性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多数载货汽车车身使用的阴极电泳漆漆膜粗糙度为0.2~0.3mm,漆膜平滑性良好。电泳涂装线要保持好漆膜的平滑性(粗糙度)状态,必须要注意保证车身磷化质量,同时要将电泳漆工作液的各项参数(颜基比、溶剂含量等)控制在正常范围。

减少电泳漆膜颗粒等缺陷,削减漆膜打磨工作量。载货汽车车身经漆前处理、电泳和烘干固化后,电泳漆膜表面若存在“颗粒”、“异物附着”以及其他缺陷,这就需要在后序涂装前对这些缺陷部位进行打磨、擦净处理。这样不仅耗费人工、物料,而且打磨质量也难以保障,特别是一些边缘、棱角部位,稍有疏忽就会“打穿”,直接造成涂装缺陷。针对此类问题,应切实做好载货汽车白车身上线前的清扫,提高漆前处理的清洗效果,减少各类槽液污染物、磷化沉渣的不利影响,定期进行输送设备(吊具)、底漆烘干室的保洁工作;确实需要进行电泳漆打磨的,宜选用600#以上的砂纸,同时还应注意打磨的手法及力度。

关注车身内表面及空腔部位的电泳漆膜质量。基于电泳涂装机理,载货汽车车身内表面、空腔等部位容易出现电泳涂层不良状况,主要体现是漆膜偏薄(小于10mm),甚至还会出现局部“露底”的现象,这对整车防腐性能无疑是一个严重威胁。选用高泳透力阴极电泳漆产品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也可以在产品设计以及涂装工艺方面进行改善,例如车身设计合理的工艺孔、增加辅助阳极、调整电泳施工的工艺参数以及加大车身两侧车门的开口间隙等。

加强阴极电泳漆与多种板材的配套性研究。载货汽车车身除常规使用冷轧钢板外,为了防止某些部位车身钢板出现腐蚀,高端载货汽车正在部分使用镀锌钢板、合金化镀锌钢板或铝合金板等板材。多种板材经脱脂、表调和磷化共线处理,为确保磷化质量一般要求磷化液的配方、工艺参数等做适当调整。在进行电泳涂装时,要求阴极电泳漆与各种板材的配套性良好,特别是涂层外观性能以及防腐性能。镀锌钢板电泳过程中容易出现漆膜粗糙、针孔弊病,共线涂装时电泳施工参数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

车身面漆

提高车身面漆的外观装饰性。载货汽车车身面漆的外观装饰性主要是考察光泽、鲜映度和桔皮等指标。提高外观装饰性的具体手段,从面漆材料方面主要是选用装饰性能良好的聚酯面漆、聚氨酯面漆、金属底色漆及丙烯酸罩光清漆等,从工艺方面主要是优化喷涂机器人静电旋杯的喷涂参数,保证面漆厚度达标并确保各个喷涂部位状态均匀、一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面漆施工固含、优化喷涂工艺参数等途径,适度增加本色面漆以及罩光清漆的漆膜厚度(5~8mm),以达到增加面漆丰满度和改善外观装饰性的效果。同时,载货汽车车身也应对面漆抛光、精饰等工序有足够的重视。

改善车身面漆的耐酸雨性及抗划伤性。据报道,我国受酸雨影响的地区已占国土面积的30%,是继欧洲、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其中长江以南地区更是全球强酸雨(pH<4.5)中心。载货汽车车身面漆在受到酸雨浸蚀后,随着其中水分的蒸发,残留酸的浓度会变高,其对漆膜的破坏作用加剧,容易造成漆膜出现玷污、斑印等弊病。另一方面,车身面漆由于清洗、擦拭和沙尘等外力因素,容易造成漆膜表面出现轻微划痕,一段时间后漆膜会出现明显“失光”。现用的车身面漆产品,大多没有将耐酸雨性及抗划伤性等功能性指标纳入考察。目前的解决途径是开发具有耐酸雨、抗划伤功能的高性能面漆,大体的开发思路是:在涂料树脂中引进叔碳酸缩水甘油酯等来提高漆膜的耐酸雨性能,分子结构中所带叔碳结构能够起到隔离水解的屏障作用,同时降低了树脂链的亲水性,使抗酸雨性增强;另一方面,在涂料树脂中引入匹配的特殊柔顺树脂单体,旨在增加漆膜的弹性,漆膜在受到外力摩擦变形时,交联结构不发生断裂,出现凹陷,在受到来自外部的热量(日照、热水)影响后,漆膜有很好的恢复原状的能力,从而降低漆膜的受损程度,保持高光泽。目前,这一类功能性面漆产品仍未在载货汽车车身正式使用,但长远来看是值得关注的技术发展趋势之一,若条件成熟,建议针对高端重卡车身考虑使用耐酸雨、抗划伤面漆(清漆)。

确保车身顶盖外表面面漆达到有效防护的必要膜厚。一直以来人们普遍关注载货汽车车身涂装的外观品质,主要是针对车门、前围和侧围等容易观察到的面积较大的垂直面部位。对于车身顶盖正常情况下人们很少能够观察到,这一部位的面漆喷涂作业多由面漆线的顶喷机或喷涂机器人完成,涂层质量一般后续也不进行具体检查。但在整车库存期间以及车辆投入使用后,车身顶盖则是长期经受曝晒,涂层的耐候性能同样也是十分重要。曾经出现过部分载货汽车车身顶盖面漆漆膜发生大面积脱落的案例,综合分析表明,顶盖面漆膜厚偏薄是主要原因,面漆漆膜未能有效阻隔紫外线,电泳漆膜极易出现“粉化”,导致底漆涂层失效,最终造成面漆大面积脱落。因此,为了提升载货汽车车身涂装品质,确保货车车身顶盖面漆达到有效防护的必要膜厚也十分重要,应在面漆施工过程中以及质量检查环节进行跟踪与管控。

塑料外饰件的涂装

注重车身塑料外饰零件涂装品质。载货汽车车身目前配套使用多种塑料外饰零件,尽管塑料制品不会生锈,易于着色,但在其表面进行涂装可以与车身同色,达到更为理想的装饰作用和防护作用。

塑料外饰零件的涂装特点主要包括:某些塑料(如改性聚丙烯)零件表面涂料难以附着,必须进行特殊处理或采用专用底漆;某些塑料(如SMC)零件表面涂层常有气泡、针孔等弊病;塑料表面脱模剂清洗不良,也会造成涂料附着较差;塑料的热变形温度低,涂装多采用塑料专用涂料系列产品及塑料件涂装工艺等。

在车身塑料外饰零件涂装品质方面,主要应关注的问题是:涂层与底材的附着性是否良好;面漆颜色与车身面漆颜色有无明显色差;面漆的耐候性能是否与车身面漆大体相当;零件经高低温冷热循环试验后,涂层状态是否正常等。

结语

近期,汽车行业增速放缓,生产企业正面临着市场疲软、竞争激烈、成本上涨以及法规升级等诸多压力。如何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着力提升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品牌认同与服务保障,已成为各大载货汽车生产企业当前的重要课题。

尽管载货汽车车身的涂装品质与自身相比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如何在以技术应用适度领先、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为前提的条件下,进一步提升货车车身涂装品质,以期赋予整车更大的附加价值,仍是涂装技术人员目前关注的重点。
 

收藏
赞一下
0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