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年实施的纯电动汽车准入法案已经为汽车生产大幅度松绑,但在业内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互联网 ’时代应该欢迎新的进入者,汽车准入管理应该较大幅度的放宽,应该调整现有的汽车生产资质的相关规定。”8月1日,中国电动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互联网 汽车 交通”高峰论坛上如此呼吁。
陈清泰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2014年1月,陈清泰在中央高层的指示下牵头筹建了中国电动车百人会,以行业协会的形式,联合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学术机构、企业等多方面力量,来快速推动中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
陈清泰在此次的发言中指出,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汽车生产制造以及后端的服务行业都面临着大变革。在汽车行业,改变率先从网络信息数据最容易发力的汽车服务领域突破,而后逐步在生产制造上改变行业模式。
按照陈清泰的预判,这将促使整个汽车行业产业上下游都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这个变革中,汽车服务将成为一个创新最活跃具有活力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创业的爆发点。其中,更具有时代性意义的是,新能源汽车与互联网的相结合。“这种结合正在改变维持了100多年的汽车产业格局。”陈清泰指出。
在陈清泰看来,汽车行业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互联网公司的进入会遇到很大的壁垒,而汽车企业理应走在前面。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这种变革中,一些企业的改变意愿并不是很强。国内的汽车企业在这方面的反应和行动差距很大,这将导致企业未来的命运截然不同。
“有一些企业,虽然规模很大,但是缺乏技术创新的基因,缺乏技术的积累。在这一轮“互联网 ”的变革中,仍抱守过去的发展理念,等着技术引进和产业 跟踪。”陈清泰在现场“不点名”的批评道。在其看来,汽车行业的“互联网 ”化是汽车行业在新能源汽车之外的又一次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汽车企业改革意愿和行动十分分歧的情况下,陈清泰认为未来汽车行业将不可避免的出现行业格局重塑的情况。“新的进入者他们定义的产品和生产方式。汽车行业的重新洗牌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谁能够成为胜出者。”陈清泰表示。
而在这种颠覆性创新下,不仅是旧有的技术和产品会被淘汰,同时还会对产业政策、技术标准、交通管理、商业模式、行业分类等都产生冲击,对政府管理能 力的新的考验。陈清泰建议,在汽车行业乃至大交通行业进入大变革的时候,政府应该主动在角色上进行转变,实施有效的调整政策和监管手段。
对此,陈清泰提出两条建议:
首先,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和部门间的配合。汽车和交通涉及的范围非常之广,按照现有的分工,不同的职责归属于不同的部门,但各部门之间自成体系,缺乏互联互通,使企业无所适从。因此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互联网 汽车 交通”的协调机制。
其次,要降低汽车的准入标准,培养创新型企业。目前我过的汽车生产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在不同类型的汽车生产上有严格规模、资产等具象要求,获得整车生产资质比较困难。另外,陈清泰建议政府的监管要合理有度、及时到位。
“政府要为企业的创新和社会资本的投入提供稳定的预期。当然,汽车涉及多种技术、多个产业和众多企业,又归口不同的政府部门,应当先有一个顶层设计、阶段性目标,以便协同创新、协同工作。”陈泰表示。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