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汽车工程师,国内外差距咋那么大呢?

发布时间:2016-06-21
分享到
有人问:为什么国内的汽车工程师总是报怨压力大?而在国外,他们却经常称是压力不小,但乐在其中?很多人跟帖热议——

有人问:为什么国内的汽车工程师总是报怨压力大?而在国外,他们却经常称是压力不小,但乐在其中?很多人跟帖热议——

俞兆春(项目经理):

国外是工业基础先进积累深厚,产品多处于高端地位,所以国外工程师做的设计绝大多数都是在“优化”,也就是不停地在创新,这当然会产生非常大的满足感。但是其特点是分工细、投入大、市场风险大。工程师必须在专业、行当里扎得很深才行,这就意味着无法做到广博。因为他们工作稳定,所以都能沉得下心来扎下去。

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近些年才刚刚加大创新的投入。即使冠名以“创新”,很多仍然是在重复国外技术的老路,又要“创新”还要极力避开国外的专利壁垒,也就是既要闷头干活又要抬头看路。所做的工作基本都是“拾人牙慧”,能有多大自豪?

但是中国工业基础和产品定位必然导致产品都是中低端,中国的企业也经不起高投入高风险的折腾式运作。所以中国企业往往以短平快的模式来出产品,而且什么赚钱做什么,虽然没有明晰的发展思路,但出发点就是保证企业“活着”。

而这个大背景下的中国工程师必然领导要什么就得做什么,“性价比”是金科玉律。现在不是流行充电么。其出发点其实是“技多不压身”,哪个行当给的工资高就往哪里跳,太专的结果往往会是失业。

好的远景是虽然中国工程师活得累,但是毕竟活力充沛。随着国货从低端、中端,进而向高端冲击。中国企业资本越来越雄厚,研发投入越来越高,大有反超欧美之势。而欧美企业高端产品的利润受到冲击越来越薄,企业风险越来越大,其风险理所当然地会转到国外工程师的头上。

压力大不大无关紧要,是不是乐在其中也不重要,毕竟工业不是艺术品,就业才是最关键的一把标尺。

佟玉冬(总经理):

我曾经与美国、日本、德国和欧洲的工程师共同工作过。我们的工程师与欧美工程师相比较,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欧美的工程师基本上都是多面手,一个人可以同时胜任几方面的工作,而且敬业,不偷懒耍滑头,动手能力特强。日本工程师的知识面比较窄,但是在小范围内研究得非常深,对负责的问题有很深和独到的见解。

中国工程师知识面没有欧美工程师宽,动手能力不如欧美和日本工程师,动手能力差。对待特定问题浮于表面,研究不深刻。根本谈不上研发,如果能够仿制好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如果有一天,我看到中国工程师脏着手走进食堂,那么中国的工程师才有希望和欧美日本竞争。

郑武(技术工程师):

国内的技术大多是从国外转移过来的,所以决定了我们所接触的东西和国外工程师所接触的巨大差别。当然,这也和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有关,我们大学的教材几十年都不变的,学的东西和现实中的东西严重脱节。所以国内工程师没有一种成就感,感觉更多的是在仿照,模仿。

其次是在思维上,国外更强调自主创新,当然他们有这样的能力。而我们国内想在短时间内从几十年不变的教育思维中转变过来并不容易。

待遇方面,也是很大的差别,国外的哪怕是一般的技术员,出差等都是住的好,吃得好,而且受人尊重。反观我们国内的研发人员到哪里去出差,还得费尽心机弄点发票,还得考虑自己是不是要贴钱。

还有就是,很多老板认为技术部更多的是花钱,不像销售那样是挣钱的,采购是省钱的。没有把技术创新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更不要说这些工程师了。

原因很多,差距还很明显,需要时间的。

谭先生(设备管理):

前面很多位专家级的都分析的很好,汽车工程师做的是产品,而中国的工业比国外是有很大很大差距,真的会有压力。特斯拉是在之前汽车行业的创新产品,做得很成功。再回头看,实际上的差距是:

1.人的理念、追求目标、生活态度等,外国人工作和家庭是分开的,两者权衡家庭、生活为重。有休息、有关爱,人多精神、生理状态是处于健康状态的。

2.企业方面,没有哪家国内汽车公司是真正做到了追求基业长青的,都是处于打拼时期,没有做到创新阶段,策略不同

3.环境,设备,都是落后与西方的,汽车的核心技术还是国外,我们是学习,改进,克服困难,压力是可以理解的,必须要CEO到管理到工程师到一线师傅都把造出卓越品牌汽车看作是毕生爱好、是乐趣,那么团队出现,核心是汽车,压力就成了动力

4.有了团队,有了目标、认知相同,CEO围绕核心做出服务于团队、目标、核心的管理服务体系,让工程师没有后顾之忧,让工程师不会对生涯规划有顾虑,他们怎么不会像国外的汽车工程师那样: 称是压力不小,但乐在其中呢?

王世伟(制造技术统括课长):

这问题应该是从一个问题衍生出来的两个差距:

一个问题:虽然说近些年国内汽车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不得不承认直到现在,不管是外部环境还是行业发展,国内同国外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硬件方面应该差距不大,但软件方面呢?

打个比方:我们现在知道要打螺丝、知道要进行扭矩管理,但怎么管理、多少合适、如何保证...没有一个完善的系统,所以很多时候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正是由于这样的问题导致了以下两个差距:

1.公司对工程师的要求差距:在国内,很多项目是刚刚起步,工程师也是花高薪聘请来的,但是公司觉得你是我花高薪聘请来的,所以你应该什么都会,什么都要做——鼻子眉毛一把抓,你说他压力怎么能不大呢?但在国外,人家的分工很详细,当然就更专业。

2.工程师本身的差距:工程师是一个很需要经验的职位。我们整个行业都还在起步(和国外相比)阶段,没有这样成熟的环境来磨练,他能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吗,压力又怎能不大呢?

段先生(研究院车型所副所长)

总体来说,不仅仅是汽车工程师,其他的行业也差不多。国内的工作大多是为了养家糊口,而且还要担心动不动就丢掉了工作;国外的情况就不一样,社保体制相当健全,不存在生存的压力,所以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工作节奏又不快,所以他们可以享受工作的过程,而不是被迫工作。

这方面的分流也跟社会制度有关系,如德国,在中学毕业以后就会分流,学生会根据老师的建议以及自己的爱好从事不同类型的工作,有些适合搞研发,有些可能只适合做技工,但不同工种工资水平差别不大。

所以仅仅就某个岗位进行比较,个人认为没有可比性。国外工程师通常能在一个非常细分的行业工作一辈子,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这方面的专家与权威。加上多年的沉淀与积累,使得整个行业、整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得到大大提升,让我们望尘莫及!(整理自猎聘网)

收藏
赞一下
0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