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汽车感受到了任正非的寒气后,决定重整全球零部件供应链,通过采取中国+1的方式,让当地市场与全球市场脱钩。从日本《产经新闻》泄出的一部分内容看,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会把对中国国内市场的供应链留在中国,为中国以外的市场建立一条不受中国影响的供应链。
本田在中国生产和采购多种零部件,涉及底盘、刹车系统、悬挂、车门、电气系统等多个领域。由于车型和零部件模块功能的差异,中国零部件的占比大致在10-50%不等。在全球24个国家的工厂(摩托车、整车、发动机)中,鲜有不采用中国部件的基地。
按照其内部已经下达的工作指令,本田计划把在中国的零部件供应转移到东南亚、印度、北美和其他地区。对中国供应链进行的内部审议和风险对冲是首先需要考量的因素。对不确定性的担忧,迫使本田进行这项极具难度的调整。
2022年3月中,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为应对疫情采取的封控措施,让本田在当地的零部件工厂遭遇停产。在两个多月的静默时间中,本田的零部件供应陷入停滞,直接导致其中国和日本的工厂频繁减产。同时,受物流中断影响,其他市场的零部件供应也出现严重短缺。时至今日,本田日本多座工厂的生产仍未恢复正常,当地市场的整车和摩托车交付被迫推延。
与疫情灾难相伴而生的地缘政治政治风险,也在进一步升高,这让半导体的供应成为显性危机,本田已经因此损失了以万辆计的产能。截至2022年7月,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有12706家,进入中国台湾的日本企业有3124家(且有50%同时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他们中既有本田的直接供应商,也有本田供应商的供应商。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巨变,顺势调整是减少损失的最佳选择。
与丰田、铃木等厂家相比,本田对中国零部件的依赖度更大,所以其遭遇停产的频次更多、时间更长。鉴于本田的市场地位,其对中国零部件供应链的调整,将会带动日本汽车乃至制造业重新审视在华战略。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