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汽车电驱动系统及变速器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于5月9日在长春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齿轮技术分会、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汽车制造业》主办。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齿轮技术分会吕源江秘书长、谷文金常务副秘书长;一汽工程技术部工艺创新部闫石总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教授;一汽工程技术部动力系统部庞胜利总监;一汽新能源动力总成工厂工艺技术高级主任朱晓波;一汽工程技术部工艺创新部李峰主任;一汽工程技术部新能源工艺部马汝忠主任;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兼(国家级)技术中心主任刘祥环;易唯科电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红飞;天津天海轮毂电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晓东;纬湃科技电气化解决方案事业群中国工程技术中心电驱动研发总监董威等企业单位的嘉宾出席了论坛。
论坛由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汽车制造业》杂志副主编文二霞主持。来自行业知名专家、一汽工程技术部和一汽新能源动力总成工厂的专家、企业单位的代表及业界专业人士,围绕“电气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主题,共同探讨了汽车电驱动系统的核心技术趋势和变速器先进制造技术工艺,以及智能制造大潮中的企业转型升级等重点话题。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齿轮技术分会吕源江秘书长表示:“在电气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针对新能源汽车,开发出了先进的电驱动产品、专用变速器及零部件产品,积极拥抱变化,迎接未来。希望各企业在工艺改进、智能制造转型、企业体制机制改革、整零关系及全新的合作模式等方面积极开拓创新!”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齿轮技术分会吕源江秘书长
一汽工程技术部工艺创新部闫石总监说道:“电驱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设计研发、生产工艺、质量和成本都面临新的挑战。不仅需要通过材料替代、工艺改进、数字转型等实现部件层面的优化,而且也需要从系统层面以集成化来实现多部件融合的系统性升级。近年来一汽勇于创新,不断创造先进业绩,以全新姿态开启了发展新篇章。今年年初,一汽发布了红旗品牌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汽非常重视新能源三电核心技术。我们希望与大家一起同行,共同致力于在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汽工程技术部工艺创新部闫石总监
电驱动系统前瞻技术趋势
政策驱动使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上半场(电动化)赢得了先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带动了电驱动系统技术进步和市场快速增长。徐向阳教授详实地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发展及其对电驱动要求、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核心技术发展趋势:电驱动系统架构创新—多电机分布驱动、面向可重构智能底盘;多合一高集成化设计;采用SiC控制器的高电压平台;控制器--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和高安全性;电机高速化、扁线化、油冷化;电驱总成两挡化;电驱动系统集成式冷却润滑与一体化热管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教授
轮毂电机及分布式控制技术依靠独特的优势,帮助自动驾驶不断提高安全性,帮助车辆提高通行效率,实现最小的能源浪费和更短的行程时间。天津天海轮毂电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晓东,针对面向未来自动驾驶的轮毂电机及其分布式驱动控制进行了解析。轮毂电机可以实现对每一个车轮的信息监控与自由控制,扭矩、转向、高度三个维度可集成,实现最好的车辆性能及操控性;可以实现对每一个车轮的信息监控与自由控制,扭矩、转向、高度三个维度可集成,实现最好的车辆性能及操控性;轮毂电机中的驱动控制、刹车制动、转向机构等都由线控系统完成,系统响应时间快,延时低,最适合自动驾驶。
天津天海轮毂电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晓东
新能源产线数智化建设
近年来,中国一汽全面聚焦新能源,全面转型数智化,基于“1164数智化整体战法”,建设“数字一汽”,实现“双100”(业务数字孪生、运营效能提升)。一汽在新能源汽车、高效驱动技术等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跃迁式的发展,正在为整个行业注入活力、贡献能量。一汽红旗繁荣工厂集成世界先进的工艺技术,自动化、柔性化、数字化、质量体系、绿色环保等方面均为国际一流,生产多款红旗品牌车型。一汽新能源动力总成工厂主要生产电池模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等,工艺先进,质量上乘,为一汽新能源汽车提供保障。
中国一汽新能源动力总成工厂工艺技术高级主任朱晓波,分享了一汽新能源产线数智化建设构想。他表示,一汽新能源动力总成工厂的目标是致力于制造过程100%数字孪生;打造覆盖生产运营全过程的智能化电池电驱制造基地;新能源总成生产线建设的目标是:打造全过程透明、可控的智能化生产线。
数字化转型需要合力,据介绍,数字孪生核心技术包括:共智-数字线程、孪生共智;先觉-基于不确定信息和机理的实时动态管理(混沌模型);先知-基于确定性认识管理,建模、仿真;后知-基于事实结果管理。
中国一汽新能源动力总成工厂工艺技术高级主任朱晓波
高效加工的先进应用
电气化、智能化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词,面对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行业各领域针对电驱动系统和变速器制造及零部件高效加工,推出很多创新的解决方案,迎来了很多新的市场机会。上海达诺巴特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精密磨削事业部大区负责人孙国庆,分享了汽车电驱动系统精密磨削和硬车车削解决方案。其中,外圆、内圆和圆弧磨削加工 ,通常采用的两顶尖磨削方式或无心磨削;交钥匙定制化以及适应不同用户的特定需求;CBN的砂轮线速度可达 120 m/s或高达140 m/s,常规磨料可达线速度 80 m/s,从而优化加工节拍;精密磨削,机器配备直线电机技术等。
上海达诺巴特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精密磨削事业部大区负责人孙国庆
肯纳亚洲(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王佳,分享了助力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高效加工的刀具解决方案。比如,用于变速箱加工的网纹精铣刀、大切深槽铣刀、超长刀具、复合刀具等;针对轴承孔加工部位特征及电机壳的加工难点,提出了高效加工的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 3D打印刀具打印出的内冷通道可在刀体内自由定义走向和大小;反向冷却液冲流,创新性的臂结构设计支持无障碍排削;更小的机床、更快的加减速、更少的主轴损耗。
肯纳亚洲(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王佳
绿色低碳解决方案
行业的电气化变革,为汽车电驱动系统的润滑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福斯润滑油(中国)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曾拥军,分享了电动汽车加工润滑方案。针对电动汽车制造过程,福斯的低碳解决方案,包括降低或消除润滑剂在某些工序的使用;循环使用润滑剂及其包装物,减少废弃物排放;升级化学品,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延长设备、刀具及模具寿命;定制化开发、选用绿色低碳值润滑产品。冲压车间钢板干洗取代溶剂清洗,实现VOC减排。关于减碳应用方式,据介绍,预润滑产品节省车厂冲压清洗防锈油的使用;水性成形产品替代油性成形产品;MQL微量润滑产品替代传统加工油液;数字化油液管理软件Fluid-connect优化油液使用管理,降耗减排。绿色低碳包装形式包括IBC循环使用包装替代传统铁桶包装、液袋包装的应用。
福斯润滑油(中国)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曾拥军
在电动汽车制造业空气过滤应用领域,康斐尔过滤设备(太仓)有限公司大中华区销售总监刘虹,分享了电驱动生产车间的一站式洁净空气解决方案。针对驱动电机生产的空气过滤需求,康斐尔自主研发的滤芯EM-O Pack将初效过滤和高效过滤合二为一,EM-O Bag滤芯先将大颗粒粉尘和固体颗粒预分离。据介绍,排放废气中大部分都是气溶胶,如果想要对气味进行处理,可以使用分离设备,将过滤滤芯换成混合有气溶胶过滤 + 活性炭吸附的混合滤料,以同时分离气味和气体,或采用额外的化学过滤器处理有害气味/气体。针对气化比例较低的废气可以直接采用黑色夹碳布滤料的过滤器A-Kohle 处理废气,若气化比例较高,则末端采用独立的碳床或碳箱进行单独处理。
康斐尔过滤设备(太仓)有限公司大中华区销售总监刘虹
智能制造及产业化拓展
自动化测试是高产量电驱动厂家的刚需,面对新能源汽车电驱测试背景及需求,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汽车行业经理马忱,分享了自动化下线测试能源连接解决方案。为了提升测试效率,加快生产节拍,为工厂实现自动化提供可能,史陶比尔提供了包括速连接器、组合连接器、机器人工具快换系统等一系列解决方案。史陶比尔倡导能源一体化管理,对所有能源回路进行同步连接,从而提高生产工艺效率和安全性。
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汽车行业经理马忱
相对工业电机和起发电机,新能源汽车扁线电机对漆包线的绝缘能力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同时由于层数较多二对绕组端部尺寸苛刻,对线圈成型形状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易唯科电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红飞分享了扁线电机技术及成本控制实现方法。
易唯科电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红飞
纬湃科技电气化解决方案事业群中国工程技术中心电驱动研发总监董威,介绍了纬湃科技全方位覆盖电气化的解决方案,以及多合一电驱动工厂的智能制造案例,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据介绍,纬湃天津工厂智能制造涵盖AI、3D相机、5G、数据云存储、AGV、外骨骼、远程专家及3D打印等技术。
纬湃科技电气化解决方案事业群中国工程技术中心电驱动研发总监董威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兼(国家级)技术中心主任刘祥环,分享了高速油冷电驱系统产业化技术研究、株齿高速油冷电驱系统开发经验以及株齿高速油冷电驱系统产业化案例。他表示,新能源汽车性能及成本竞争对电驱系统提出更高要求,高转速、高功率密度是实现电驱系统轻量化的重要方法,油冷电驱可兼顾解决冷却和润滑的问题及密封失效风险问题。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兼(国家级)技术中心主任刘祥环
本届论坛聚焦电驱动领域的发展趋势,探讨行业痛点,提出解决方案,集中展现电驱动系统及变速器制造领域的最新工艺技术进展、应用成果。论坛为加强技术交流,研判未来发展路径,拓展产业化的技术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平台,同时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电气化技术进步带来了新思路。
2024-11-11
2024-11-15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09
2024-11-14
2024-11-09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