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汽车品牌喊话互掐的时候,欧盟已经悄然制定好最新的外贸规则,中国品牌出海的硬仗已经揭开序幕,让我们先从这些绿色规则看起……
全球首个“碳关税”落地
非欧盟生产商在欧盟销售商品须为碳排放付费
全球首个“碳关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上月落地。根据这一法案,非欧盟生产商在欧盟销售相关商品,须为二氧化碳排放付费,弥补其原产国的碳价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的碳价差异。这一法案将于2023年10月开始试运行,并于2026年正式开征。
CBAM费用 = (欧盟碳交易价格 - 产品原产国碳价)×(产品碳排放量 - 欧盟同类产品获得的免费配额)
欧盟《新电池法》生效
在欧洲经济区销售的动力电池和工业电池须具备碳足迹声明和标签及数字电池护照
8月17日,《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REGULATION (EU) 2023/1542》正式生效,以下简称《新电池法》。《新电池法》要求,未来在欧洲经济区销售的动力电池和工业电池须具备碳足迹声明和标签及数字电池护照,且电池重要原材料的回收比例也有相关要求。
碳足迹方面:出口到欧洲的大部分电池(含电动汽车电池、轻型交通工具电池和可充电工业电池)需提供碳足迹声明及标签。电池出口厂商需披露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数据,并对整个产业链的碳排放值设定相关阈值。
这意味着在不久的未来,“碳”将成为定义和影响全球贸易的关键因素之一
汽车制造业绿色转型:规划、路径及实践分享
作为全球工业和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节能减排不仅直接关系到车企运营的成本和效率,也对企业的合规、融资和声誉等多方面有着重大影响。
随着汽车产业绿色转型的不断推进,在制造脱碳和环保运营领域也涌现许多典型标杆案例。
近期《AI汽车制造业》和格兰富工业联合发布《汽车制造业驶入绿色快车道:规划、路径及实践分享》,希望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享和剖析,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