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陶比尔全新银海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启新,标志着史陶比尔中国已成为集团首个投建所有四个事业部产品本地研发和生产制造的生产基地,是持续提升本土技术研发实力的力证。
2023年9月21日,全新史陶比尔银海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正式启用。目前,史陶比尔中国已成为集团首个投建所有四个事业部产品本地研发和生产制造的生产基地,这一系列投资举措再次彰显了史陶比尔集团持续在华投资和对中国市场的长远信心。
史陶比尔于1892年成立于瑞士,截至目前,史陶比尔在全球拥有6000名员工(中国800+名)、15个基地,业务覆盖20个行业,销售公司遍布全球28个国家及地区,年营业额可达16亿元瑞士法郎。其中,史陶比尔在中国的年营业额可达37亿元人民币。
史陶比尔在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成立杭州公司,至今已有近26年历史。自进入中国以来,史陶比尔不断深耕中国市场,持续加速本地化,不仅广泛吸纳本地人才,还不断加强本土研发。
目前,史陶比尔已经在中国拥有2个生产园区,翔龙园区在2012年投入使用,占地面积64.5亩;银海园区则在2021年开建,占地面积37.5亩,并在本月正式投入使用。
在本次史陶比尔银海园区启用仪式中,瑞士驻上海副总领事高奕帆 (Istvan Kocsis) 先生、杭州市钱塘区区长沈燕俊先生、钱塘区区委常委刘国娟女士,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先生、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电建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赵永红女士以及史陶比尔集团高层等重要嘉宾亲临现场出席本次庆典,参与启用仪式并送上了祝福。
同时,来自各行业的客户代表和史陶比尔在中国的合作伙伴、管理团队共同见证了银海园区的揭幕仪式。
星耀银海园区,启幕未来新篇
作为史陶比尔在华业务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此次启用的银海园区紧邻史陶比尔杭州翔龙园区,占地25000平方米,集生产制造、研发应用、销售和客户服务为一体,为未来的扩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银海园区通过引入各类智能制造系统,在生产计划、质量监控、测试平台、物流仓储等方面推进流程数字化、提高运营效率,也将史陶比尔百年国际化的生产水准和全球化质量管理模式贯穿体系,确保生产品质和质量管控的一致性。
此外,全新的银海园区铺设了太阳能发电板,一年能够提供约60万千瓦时的电量,配合智能调配系统,致力于实现园区自身运营的碳中和。
本地化战略跃迁,探索发展纵深
近年来史陶比尔集团着手实施地平线战略,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作为集团这一战略中的重点和关键,史陶比尔杭州公司将发挥关键作用。公司将全面推进本地化战略,深耕本土生产和创新,在推动产品国产化的同时,不断融入本土创新,进一步扎根中国、服务中国,成功书写本土化战略升级的新篇章。
史陶比尔集团首席执行官Gerald Vogt表示,“中国是史陶比尔最重要的战略市场,是我们重要的增长引擎。再次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将生产和研发基地生根于此,是史陶比尔基于对中国的战略优势以及营商环境因素等多方面考虑的结果。我很高兴看到,通过全新银海园区的启用,杭州公司正在成为史陶比尔集团全球本地化运营的典范。”
拥抱行业变革,专注发展新机遇
作为史陶比尔集团在亚洲的枢纽,史陶比尔杭州公司银海园区还设有研发中心与实验室,将加速研究数字化、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连接器、机器人和纺织机械的融合创新,开发新的行业解决方案,解锁更多全新领域柔性自动化的更多可能性。
史陶比尔(杭州)公司总经理张振惠先生说到,“史陶比尔进入中国市场近26年,一直为包括纺织、光伏、汽车、塑料等在内的各行业提供支持。随着银海园区的启用,我们可以进一步满足中国市场激增的自动化需求,在高端精密机械设备领域发挥更大优势。目前我们在中国共设有两大生产园区、12个办事处,员工总数超800名,为本土市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据邵文强先生介绍,史陶比尔一直以来对新兴技术充满兴趣,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阶段,史陶比尔就已经进行了陪伴性的开发。因此,当新能源汽车进入飞速发展期时,史陶比尔可以依靠充裕的新能源技术储备顺利跟上市场节奏。
邵文强先生还提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对比燃油车动力系统截然不同,这也导致动力系统的生产和测试工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史陶比尔迭代出更有针对性的组合连接器和单体连接器的解决方案。
除动力系统以外,史陶比尔模具能源连接解决方案还会在此后应用于白车身轻量化有关的一体化压铸技术,带来更强车体强度的双门环一体式热冲技术。未来,从产业链上游的电解液生产和转运,到电驱、电池包等核心零部件测试,以及白车身新的成型技术;再到产业链下游的充电桩冷却,史陶比尔会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都迭代出成熟的能源连接解决方案,助理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
星耀银海,龙翔未来。蔚来,史陶比尔将不断深化本土化新征程,携手各行业伙伴共同推进高端精密机械设备领域的长足发展。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