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正式开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晓宇带来了精彩报告发言。
首先看汽车趋势。
第一,汽车行业非常伟大,支柱就不说了,但是我觉得以我们长安为例,7.2万人其实整个上下游是100万人,家庭平均来说可能是40万个家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40年来大家可以看到持续降价,这是很关键的,降价背后我觉得底层逻辑:
一是对知识的掌握越来越深,换句话说把历史上额外的超级利润打下去了。二是规模效应做起来了,这个其实是有主机厂的努力,更有生态伙伴的努力。三是整个生态圈供应链伙伴起来,虽然它体现的是价格维度,但是更底层的是浓缩了汽车行业40年波澜壮阔历程。
第二,很硬核。
大家也很清楚,几万个零部件,千万的产销量,几亿的保有量和万亿级的市场规模。我们觉得凡汽车强国肯定是制造强国,凡制造强国肯定是汽车强国,未来更是科技创新的强国,晚一点会有更多的信息跟大家报告。
第三,汽车行业非常精彩。
极具对抗性,我们总结了一下传统自主品牌的,也有传统合资品牌,也有新势力,也有ICT的,以前稳态的汽车市场现在变得非常不稳态,这里有地缘政治的不稳态或者再平衡的过程,也有技术带来的再平衡过程。
不确定性,市场波动和地缘冲突就不说了。供应链视角大家也看到,以前的全球化叫全球外包到友岸外包或者叫近岸外包,从科技政策上由《瓦格纳协议》进一步延伸到小院高墙,带来创新需求,底层科技逻辑需求。就像大家今天的一些体会,咱们有很好机遇,连续14年是中国市场第一,三分天下。大数说整个全球9000万,中国3000万,这里面有非常大的优势,3000万足够咱们去形成比较强的规模优势,你在非常强的规模优势下这种成本竞争力和基于成本的体验竞争力肯定是很强的。然后在这个情况下,咱就真的很有可能能形成国内循环为主和国内国外的双循环。
新机遇,数据我就不说了。中间那一条是昨天60周年手册里,我特别把它摘出来加进去的,大家可以看到按前三个十年和近三年的情况,从引进合作到创新奋进到崛起赶超,到转型引领,浓缩了各位专家和前辈的孜孜贡献。
换个视角,从中国市场市占率来看,以前的六分天下到中国品牌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市场,占据半壁江山。
品牌价值,因为咱们也有很多广告语,比如说“500万元以内最好的,1000万元以内最好的”,虽然这是一个宣传用语,但实际上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一些技术上的突破,代表了一些底气。
我们总结一下,整个中国品牌有2+3的竞争优势,传统的肯定是成本和效率,这是毫无疑问的,任何公司都是这样的,或者任何商业都是基础。在新的条件下,我觉得咱们造新能源智能化肯定是新的竞争优势,比如说刚才廉总也说了,比如比亚迪的Dragon Face,长安在Unit上领先引出的无边际格栅造型,以及我们在类似于深蓝品牌上全新的DNA家族阿维塔等等,包括行业里很多的设计方案都是引领全球的。
从新能源和智能化更是了,红色是国内市场的表现,遥遥领先,智能化的渗透率也是非常突出的一个表现。
再用刚才提到的,凡汽车强国肯定是未来的创新强国,为什么?新的技术群正在突破型的应用,刚才赵老师也说了他觉得万物互联再加低碳就是未来的底层基础,我们也认为万物互联、空天地网络等等会支撑社会变革。
这个也说了很多了,我就不多说了,精炼成一句话,我们认为未来的车是一个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它既然是“人”,就有点像有心力、脑力、社交力,底层支撑它的就有软的,硬的和算法。从功能上你可以说我是新型储能单元,包括刚才李主任说V2G,包括刚才赵老师也说这种V2G在保有量足够以后,可以节约20个上下dawa(音)等等。这种新的能力带来了新的边界,新的边界带来了新的可能。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未来汽车既是一个平台型产品,做产品的公司肯定是平台型的公司,进而肯定是一个平台型的产业。电动化只是序曲,数智新汽车才是未来。我们也相信未来十年中国品牌肯定会立足于世界的。
刚才是怎么理解或者怎么看,在怎么干的方面我简单说一下。我刚才说了可能会有广告的嫌疑,但是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背后为什么这么做。
我们长安已经有161年历史了,最底层的规律或者本质特征就是一直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一会儿我会说我们有三次创业。有两个小故事,:一是我们一直是非常开放的,我们一开始在李鸿章先生创建它的时候,它的总办可以理解为现在的技术总工就是英国人马格里,整个的过程中我们是开放的;二是我们务实求真,努力发展。
缘起最开始我们有一个吉普车长江牌,后来因为国家当时的环境说“你们还是聚焦主业”,整个的图纸和产品都转移到北汽。
第一次创业,是我们向微型商用车转型,当时的判断和平是主旋律,跟军工相关的要转民,我们是极少数军转民成功的企业。
第二次创业,和平发展还是主旋律,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提升了,小康社会,所以我们认为未来轿车肯定会进入家庭,昨天我们在开60周年会上,付总还在说当时整个无论是国内国外还是管理部门认为,汽车进中国家庭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从现在来看确实有了信念,有了坚持以及坚守才有可能。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是第一家跨入千万俱乐部的品牌。
第三次创业,我们面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坚决的向智能低碳科技公司转型。从品牌的角度,我们坚持把自主品牌一直孜孜以求的往上走,不断地品牌向上。
总体有几个特征:
自主规模大、经营质量好、研发实力强、品质优、战略目标务实。我跟大家报告一下。
我们是首个产销突破2000万的中国品牌,截止上周是2487万。
盈利能力比较强,比如我们去年的综合毛利率25.2%,这个里面也有数据,目前中国品牌盈利的小于5家,这是结果。其中有一个,比如我们在怎么把生产效益做好的时候,我们提出了“三个凡是”,跟大家分享一下,凡投入必有产出,凡资源必创效,凡多余的成本必有人买单。其实是通过一些管理的理念和逻辑,来倒逼整个产品技术和能力的精益研发,进而才有这样的结果。当然我相信每家公司都有它的成长逻辑和经验,我们目前是这样的情况。
研发实力也是比较强的,我们是七届14年在国家企业中心排名中行业第一,今年最新的没有发布不好说。我们是第一个实实在在走出去,比如我本人历史上也是长安英国研发中心的负责人。
从技术的视角,整个核心技术能力是没问题的。比如我以前9个月为例,新增专利5035份,平均每天14项。
我们持续的把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以它为目标进行全方位的,内部是研产供销用,外部是买卖运销服角度。比如在JD.Power排名,包括IKS排名(音),这个是绝对不充值的,是实实在在的,这是我们质量水平和国际公司的一些对比,也不好把名字写出来。
刚才我说战略目标我们坚定的向智能低碳科技公司转型,在行业里是比较领先的,从新能源、智能化以及全球化,分别提出香格里拉、北斗天枢和海纳百川的计划。
香格里拉计划里,我就不念了,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北斗天枢也是智能汽车指数经常各种排名和评价的,经常获得头牌。海纳百川是以5+1的目标,坚定的向汽车一流的汽车品牌迈进。
最后本质上都是文化,我们也在明确的把效率、软件和文化打造成核心,我昨天跟付理事长报告的时候说,虽然这三个名词看上去不怎么关联,但是从底层逻辑上是一致的,都是围绕结果更好的实现、更好的交付底层贯穿的。
后面我把数智新汽车的探索说一下。
我们从系统上是李克强院士车路云的子系统,从实践上是赵院长早上说的理念实践,我们从综合企业治理上,用天上一朵云、空中一张网、中间一平台、地上全场景的模式治理。从产品的角度把整个汽车解构成了六层,包括机械能源、电子电气架构,包括软的一部分。
这个条件下,既然车是像人一样发展,有心力、脑力、社交力,我们把它理解为智脑和智体,基于智脑和智体作为社交属性的群体,作为社会人或者社会车有社会服务的能力就是智服,三位一体通过软硬件平台进行贯穿。
硬件的角度我就不多说了,本质上车毕竟还是一个系统,不会有大的变化,从动力系统、底盘、热管理整个拉通。
从操作系统方面整合行业里的资源构建。
同时芯片是底层非常关键的技术,我跟大家报告一下,从总量上咱是三分之一的市场规模,但是从芯片的使用量,因为咱在智能和电气化的方向走的快速,我跟国际芯片厂商老总交流的时候说,中国芯片使用量已占全球的一半,这是事实。我们认为它未来是有一个很大的规模需求。
在这里我们把整个芯片按照类人进行归类,支撑像智能机器人演进。当然这个我就不多说了。
我们在今年生态大会里也发布了物理上可变形的车型,当然从底层上创新就更多了,达到的效率就是生态可随需、硬件可插拔、场景可拓展、学习自进化,最重要的是学习自进化,未来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特征会自进化。
我们在创新创业的主体进行探索,在软件领域会新增一万人的创新团队。
顺便说一下,在智能安全领域,因为安全肯定是基础和前提,我们在这一轮国重调整里,围绕智能汽车的安全需求进行了重构。当然我希望有愿意来做这个事情的,可以参与到我们的团队里来。
我一开始说了长安从成立之初就是开放的、包容的,我们会始终秉承这样的一个理念,来跟咱们整个产业伙伴进行沟通、协调,并且共赢、共创。
最后我想说,科技的长安离不开伙伴的智慧,我相信长安在各位伙伴智慧的加持下,一定会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整车产品,成为用户更好的伙伴。
2024-10-29
2024-10-29
2024-11-01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