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动力中心总经理 顾捷
AI汽车网讯(报道:李子豪)3月28日至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北京召开。小鹏汽车动力中心总经理顾捷在演讲中指出,新能源汽车技术正加速向“超级纯电+AI驱动”方向演进,通过800V/5C超充、混合碳化硅电驱等创新突破,重构用户补能体验与产业链协同模式,为中国汽车全球化竞争注入新动能。
顾捷表示,小鹏汽车坚持“技术平台化、场景多元化”战略,推出“鲲鹏超级电动系统”——其本质是以纯电为基因的增程技术,搭载5C超充电池实现430公里纯电续航与1400公里综合续航。“用户本质追求的是‘占便宜’的体验,能用电绝不用油。”他援引数据称,小鹏车主80%以上日常通勤完全依赖纯电,5C超充12分钟补能70%的设计,正是基于“一秒钟一公里”的用户场景调研。其最新混合碳化硅电驱技术将成本降低40%,CLTC效率仅比纯碳化硅方案低0.3%,将于2024年下半年量产。
面对行业技术路线争议,顾捷直言“增程与纯电不是对立关系”。小鹏通过“一车双能”底盘架构兼容两种动力形式,同轴电驱系统体积缩减30%,支持后轮转向与MPV第三排座椅全平收纳。其X9车型在“螺丝壳里做道场”,兼顾动力性、空间与智能化需求,成为高端MPV市场现象级产品。“平台化不是参数堆砌,而是让技术下探至20万元级市场。”他透露,小鹏正推动5C电池、800V高压架构全系普及,年内超充桩占比将提升至30%。
在AI应用层面,顾捷强调“动力总成智能化被严重低估”。小鹏依托自动驾驶部门积累的算力与数据优势,将神经网络算法引入电控系统优化:通过车云协同实时分析10万+用户行驶数据,动态调整能量管理策略;利用“微模型”破解复杂工况控制难题,使电驱效率提升2%。其自研星灵电子电气架构已实现动力域与底盘域深度耦合,为AI算法预埋硬件算力。“主机厂必须主导‘数据-算法-硬件’闭环,这是Tier1无法替代的价值。”
全球化布局上,小鹏与大众的技术合作成为亮点。顾捷透露,双方在电驱、电池封装等领域共享专利,大众基于小鹏技术开发的纯电车型将于2025年面世。在低空经济领域,小鹏飞行汽车X3的陆行体采用增程系统,攻克高原、荒漠等极端场景补能难题;人形机器人研发则复用新能源汽车的电驱与AI技术,探索“具身智能”新边界。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