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鼓励发展的呼声不断。但实际上各家企业(包括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的补贴)并不多。
首先瞧瞧中央财政。1月,被称为“最懂汽车”的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公开表示:“十一五期间国家花在新能源汽车的投入,我指的是国家财政投入只有11亿,加上企业研发的投入不足百亿。这么艰巨的任务,这么小的投入,无论如何是不可以做到产业化程度的。”
确实,相对于目标,100余亿元的投入,简单是天方夜谭!更勿论抢跑新能源汽车了。2009年我国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到2011年新能源汽车形成50万辆的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要占到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
其次,我们不妨以他山之石为鉴。看看,将宝押在新能源汽车上的美国,推出了什么政策,补贴力度如何?
美国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基本思路为,第一,按照相关汽车的减排效果、电池密度进行分级差异化补贴;第二,补贴额度呈递减趋势,先买的消费费享受相对高的补贴,后买的消费者补贴额度下降。具体而言,2005年美国出台的能源政策法案通过了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税额抵免政策,其中,对符合补贴标准的混合动力汽车车型(2006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售出的车辆),以销量6万辆为界线。每个混合动力汽车生产厂商累计销售台数超过6万辆后,购车者不享受任何减税优惠;累计销量达3万辆后,消费者享受50%减税优惠;累计销量超过4.5万辆,消费者仅享受25%的减税额。
至于插入式(Plus-InHybridElectricVehicle),美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按美国《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规定,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对于购买插入式混合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将享受2500美元至7500美元的税收抵扣额度(具体抵扣额度按电池系统的能量大小区别对待),这一法案适用于前25万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
至于中国最早推出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几大城市,如重庆。看得出补贴时手也很紧。相关报道称,重庆对混合动力汽车补贴的数量限定为100辆。
所以很多汽车集团高管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态度是:先布好局,冷静为10年后的市场准备,不被外界吹的大泡泡忽悠!
三大汽车新政待出台
钱少归钱少,政府主管部门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态度仍然是支持。故2010年一季度,我们会看到一些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出台。或者说,有些政策仍在筹备,期待能赶在一季度出台。
第一枪——私人购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
2010年,率先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将为——私人购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1月初,苗圩一席话掀起了千层浪。苗圩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有望于1月公布。但苗圩未透露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
和公交系统购新能源汽车优惠不同,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幅度和范围将明显缩小。第一步将在5个城市进行试点。有消息称,北京、上海、重庆、长春、深圳为5个试点城市。
至于为什么在此前的20个城市中,为何选这5个城市为试点。业内人士基本上一目了然。第一,五大城市都是国内一线城市,汽车消费量较大。第二,五大城市都算是国内汽车生产重镇,长春有一汽集团坐镇,上海有上汽集团坐镇,北京有北汽集团坐镇;重庆有长安汽车集团坐镇,深圳有比亚迪汽车坐镇。第三,五大城市的汽车企业都生产新能源汽车,只不过数量都不算大。即使叫得最凶的比亚迪汽车,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少得让人脸红,和其留给外界的中国电动汽车王者形象不符。
谈到补贴幅度缩小一事,有一种说法,单车补贴金额可能接近公共服务领域购买新能源车的补贴办法,但总补贴规模将小于后者。2009年2月,财政部公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指出,“财政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对推广使用单位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按照混合程度和燃油经济性,对各类混合动力汽车给予不同补贴,混合动力汽车最高每辆可享受5万元的补贴,纯电动汽车每辆补贴6万元,燃料电池汽车每辆补贴25万元。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