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路网越来越复杂,新手上路也越来越多,成了近年来热销的汽车配件。近期,广东省质监局对车载导航仪进行了一次质量监督抽检,在40批次产品中有75%质量不合格,批次合格率仅为25%。这些问题车载导航仪不仅定位不准,而且一半导航仪辐射超标,相当于长时间带着一个通话中的手机在身边。
车载导航仪是一种新兴的电子产品,此次抽查在全国尚属首次。专家指出,由于旺盛的市场需求会使不法商家逐利而粗制滥造,对这类新兴热销产品,政府有关部门更应加强监管,制定,规范市场。
国内首次抽查 七成五不合格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此次抽查了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4市的40家企业生产的汽车导航系统产品40批次,合格10批次,批次合格率仅为25%。
车载导航仪指路准不准,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定位精度”是衡量导航仪准确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如果导航仪的定位精度差,在路网相对密集的城市地区,导航仪就识别不了“左右车道”“高架桥”“立交分道”等。此次抽检发现,大多数车载导航仪的重要参数多是厂家虚报。
负责此次产品检验的有关专家告诉记者,40个批次产品中有21个批次产品的系统没有经度、纬度信息显示,根本没法进行定位精度的检测。而剩下的19个批次的导航仪,定位精度不合格的有9个。
虽然标准非常宽松,只要求产品的定位精度≤50米,即误差允许在50米的大范围内,但很多导航仪厂商为了显示自己的产品定位准确,都在包装盒上标称定位精度≤10米。如深圳市易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ETO牌GS-433型导航仪,标称定位精度≤10米,实际测得的定位精度却达40.6米,被判不合格。
专家还告诉记者,超过50%的车载导航产品“辐射干扰场强”项目不合格,其辐射强度相当于一部通话中的手机,对人体健康是一个威胁。如标称深圳市灵机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商标为“奥游”的GPS卫星导航仪和标称深圳市嘉丰卓越数字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商标为“任e行”的GPS导航仪等都被抽查发现,辐射干扰场强。
无门槛无标准 质量令人担忧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我国汽车导航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产业发展不够成熟,市场需求却在不断地增长,导致车载导航仪的利润较大,产业存在投机成分。国内从事导航产品开发的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品牌林立现象较为突出。
这些品牌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产品,基本上都是原代工MP4播放器的电子厂直接转型生产的GPS产品,贴上不同的牌子,到市场上销售。这些产品往往做工比较粗糙,同质化问题严重,售后服务也不健全。由于低价竞争,部分产品特别是低端产品在模块、芯片等使用方面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导致抽查合格率不高。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处副处长杨香品对此指出,车载导航仪属于新兴产品,目前还没列入3C强制性认证产品的范围,即生产车载导航仪没有准入门槛。
检验人员在抽检中就发现,一些在广州、深圳电脑城里买到的导航仪,其实都是一些档口自己买零件来组装,一些导航仪的电源适配器还是欧式的插口。
记者也在广州市内一些卖电子产品配件的市场暗访了解到,商家都号称所售卖的车载导航仪为高档产品,带有自动语音导航、可视倒车、违章测速等多种功能,但价位却从2000多元到900多元,价格相差较大。
标准滞后也是导致车载导航仪产品质量差的原因之一。虽然检验导航仪的性能可以依据2003年的推荐性标准《汽车GPS导航系统通用规范》,检验其安全性可以依据针对所有电子产品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但这一行业至今没有一个产品标准,无法界定产品的质量。
如检测时依照的推荐性标准中,就缺少“跟踪灵敏度”这个参数,也没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但在实际使用中,汽车GPS导航仪的“跟踪灵敏度”对使用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产品的跟踪灵敏度这一指标较差,就会出现丢失卫星信号、失去位置信息的情况。
新兴热销产品 监管亟待到位
针对本次抽查发现的质量问题,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已责令产品不合格企业限期进行整改,并收回不合格产品,对产品严重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已依法立案查处。与此同时,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请有关专家给企业质量负责人讲解产品质量要求,帮助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查找问题,分析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企业落实。另外,还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质量跟踪监督抽查力度,规范市场,促进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黎友焕认为,从国内首次对车载导航仪的抽查情况来看,新兴热销产品往往成为商家热衷逐利的对象,但由于产业发展不成熟、市场不规范,假冒伪劣产品也常常会集中产生于这些新兴行业。因为不是常规传统产业,这些领域往往又会成为监管的真空地带。
“要使这些有着井喷增长市场需求的新兴行业从发展之初就得以健康发展,亟待行业协会和政府有关部门联手密切跟踪市场动向,出台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企业行为,及时进行市场监管。”黎友焕指出。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