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旨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业与制造碳排放占比24%~35%,交通占比占比约7~9%,全球碳排放86%产生于生产端,仅14%发生在消费端,而中国生产端碳排放的比例更高达93%。有效降低生产端碳排放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当务之急。
一、碳中和对汽车工业的影响
2022年戴姆勒计划在欧洲实现乘用车生产的碳中和;2030年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电动乘用车销量中的占比将达50%以上。
2025年实现全面电动化,届时纯电车型占比将达到50%;2025年全球供应链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5%。
大众汽车集团2019年宣布到2050年整个大众将实现碳中和2030年将覆盖集团旗下80%的电动车型:奥迪品牌计划到2025年使得所有生产基地实现碳中和。
· 碳中和实施路径:降低碳排放、增加碳移除。
· 汽车工业碳中和路线:发展新能源汽车,降低生命周期能耗,智能制造、碳捕集等技术应用。
二、汽车生命周期碳排放来源
主要来源:制造端、使用端。制造端来自原材料成形以及整车装配使用端来自能源消耗(或电能/氢能等)、尾气排放、维修保养、回收等环节;
制造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低碳制造技术(如一体化压铸)、能源优化技术(智能制造)
汽车产业低碳技术的空间载体:“零碳工厂”
三、“零碳工厂”评价标准
“零碳工厂”定义:工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内,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以年度为单位)生产、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按照二氧化碳当量(CO2e)计算,在尽可能自主减排的基础上,剩余部分排放量(按比例)被核算边界外的减排项目清除,和(或)相应数量的碳信用、碳配额抵消的状态。
绿色工厂:是指实现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
四、"零碳工厂”实施建设方案
准备阶段
建设阶段
关键技术
一体化压铸、设计集成化设计技术的应用,使得大幅度缩短装配工序;碳排放热冲压等工艺优化、提高材料利用率。
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实现从工艺、排产、物流、生产、供应商端到端全流程打通
【免责声明】本文摘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技术/信息分享,非商业用途!若有涉侵权等告知,将及时删除,感谢关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