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密集的人事换防后,上汽内部的变革还在继续。
近日,未来汽车Daily从多方信源处获悉,上汽正计划将智己、飞凡两个品牌的研发业务将统一并入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下文简称上汽研发总院)。“关于智己、飞凡品牌的研发团队,以及动力电池、智能驾驶、底盘等技术项目,都会集中迁移到上汽研发总院,由研发总院统一统筹。”有知情人士称。
上汽研发总院成立于2022年,主要负责包括软硬件在内的整车集成,以及架构技术和共性高价值模块的统一开发;前瞻原创技术和先进工艺及相关能力的建设与落地;并支撑各品牌的个性化零件在统一开发环境中的开发。
在定位上,研发总院向荣威、名爵、智己和飞凡提供整车开发服务,并拥有独立的财务和人事体系。但相较于荣威和名爵由研发总院完全主导,智己和飞凡具备一定的开发自主权,另据知情人士告诉未来汽车Daily,“在整车开发的基础上,智己和飞凡的一些技术研发可以自己做主。”
但随着此番调整,以后智己和飞凡的新产品,由立项到整体开发,均由研发总院统一负责。
将旗下所有子品牌的研发大权集中收拢,统一开发。这是汽车制造集团惯用的“大研发院”模式。长城、比亚迪均是如此(去年年中,比亚迪在总工程院的基础上,向下设立了腾势、仰望和方城豹三个独立的子品牌工程院)。
“大研发院”模式的好处在于,可以集中更多的人力、成本资源缩短技术的开发周期,进而这些技术得以快速落地。并且此举还能让上汽研发总院打破原有“部门墙”限制,围绕项目形成“作战中心”,提升研发效率。
另据知情人士称,智己的“固态电池”和飞凡的“换电技术”,以及增程开发项目被上汽研发总院设为优先级。
同时“大研发院”模式也能通过平台化、规格化的策略实现研发成本的平摊,实现源头降本。
“比如,某个零部件产品,开模成本是800万元,如果一年只卖8万个,成本就是100元一个;一旦规模上去了,一年卖200万个,连续卖三四年,成本就只有1元一个。”上汽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常务副院长芦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