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国心”2022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评选实测测试在江苏省高邮拉开帷幕。来自“中国心”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评选的专家评委,通过实车测试及与企业工程师的深入交流,了解在过去的一年中,哪些产品技术上的进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在多元化的市场需求面前,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哪些挑战。
自主品牌车企发力 技术平台迭代加速
比亚迪海豚、上汽大众ID.3、几何E、上汽奥迪 Q5 e-tron、AITO汽车问界M5、极狐汽车阿尔法T、长安深蓝SL03、极氪01、上汽通用凯迪拉克LYRIQ锐歌、零跑汽车C01等13款车型参与了“中国心”2022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评选实车测试。
“今年入围的新能源车产品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自主品牌车企产品向高端化发展的态势很明显;二是电驱动系统集成化程度更高;第三,从整车的表现看,很多智能化技术在逐渐落地。”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心”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评选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殷承良,高度赞扬了自主品牌的车型表现,他认为此次入围的合资品牌表现相对令人失望,有的车企仍然延续过去的油改电思路,在产品开发逻辑上落后于自主品牌。
“今年大部分车企都进行了专门电动化平台开发,产品、技术的迭代速度加快。”教育部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哈尔滨理工大学头雁教授、精进电动创始人蔡蔚认为,在今年入围的车型中,极氪、深蓝、零跑表现很好。“所有入围车型在NVH上的表现明显强于去年。去年有三分之一的车在起步和急刹车时有电机的电磁噪声,而今年只有一款车出现这种情况。”蔡蔚教授表示,今年入围的产品续航里程有所,驱动电机仍然以永磁电机为主,扁线绕组电机多功能集成的设计成为主流。
今年大部分车企的电驱动系统都采用了集成化的设计。其中,弗迪动力入围的八合一电动力总成,集成了电机、变速箱、电机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电池控制器、强电分配器、DCDC及车载充电器于一体,通过集成化设计,实现驱动系统的小型化和轻量化进而提升效率,其技术实力和实地驾控表现均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今年所有入围的纯电动车续驶里程全部都在400公里以上,有几款款产品甚至达到了600公里,车辆续驶里程的增加大大削弱了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同时,快充技术的普及也大幅缩短了充电时间,更高电压技术的产品在未来也会陆续推向市场。增程式混合驱动系统有两款代表性产品入围,这两款产品也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大、小电池的技术路线相信会带给评委不同的驾驶感受。”汽车与运动杂志社总编辑杨建军在介绍今年入围车型时表示,今年是传统自主车企、合资车企,甚至是豪华汽车品牌齐发力的一年。虽说新造车企业的产品热度依旧不减,但传统车企推出的产品实力也不容小觑。
动力强劲 操控性仍有提升空间
实车测试是“中国心”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评选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车测试这个环节中,评委们除了要充分考虑评价体系中需要考核的硬性指标,也会综合考虑评委的主观驾驶体验。对于今年的市场测试,专家们一致认为,自主品牌车企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外观设计、内饰风格方面表现出色,部分企业对车辆的底盘调校和动力的操控性上略胜一筹。但总体而言,企业在整车的操控性上仍有提升空间。
今年入围的车型中,有不少是车企完全基于纯电动平台开发的车型。车辆的平顺性、动力、设计风格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整车表现上仍不如传统车的操控性好。“极氪汽车3.8秒破百、问界4.4秒破百,深蓝5.9秒破百,在动力方面自主品牌看似势不可挡,但消费者对产品的使用是对车辆的全方面考量,如主被动安全、复杂道路下的底盘表现等。”中国著名CRC冠军车手、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教官陈德安试驾后认为,新能源汽车企业还应重视对底盘的调校。
“一味追求汽车动力性的开发思路不可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先进驱动系统分会秘书长、无锡明恒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张彤认为,产品的开发设计,还是要以人为本。车辆使用中,除了动力性,舒适性也应该是开发者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中海同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金勇,是一位长期工作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线的资深汽车营销专家。他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特别是在动力系统和智能化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国内造车新势力和自主品牌企业带来了巨大机会。而被动参与到这条赛道上竞争的进口品牌并不具有优势。这一点从销量数据上也可以看出来。未来随着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我们的机会会更多。”他说。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天地宽。2022年,虽然大部分车企都遭受了来自全球新冠疫情防控带来的供应链和成本压力,但靓丽的销量数据和不断推陈出新的车型,还是彰显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勃勃生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8.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倍,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出口中新的生力军。”中国汽车报总编辑桂俊松表示,已经进入私车消费时代的新能源汽车,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企业应该着力提高自身的产品力,进一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