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7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以及有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研究编制的《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1.0》(以下简称《路线图1.0》)正式发布。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在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开幕式上就路线图1.0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发布。
《路线图1.0》首次在行业层面明确了汽车产业碳排放核算边界。
汽车产业碳排放核算范围覆盖汽车运行产生的直接碳排放,以及汽车制造过程中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和消耗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间接碳排放。《路线图1.0》根据基础数据质量、可获得性的差异,对汽车运行、汽车制造碳排放分别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了核算。
《路线图1.0》提出了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总体目标。
汽车产业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之后通过30余年的持续努力,至2060年支撑国家碳中和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路线图1.0》规划了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
汽车产品方面,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45%,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60%。为此,乘用车领域将持续优化汽车节能技术,降低传统能源乘用车燃料消耗量。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水平,加速新能源乘用车推广普及。到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目标渗透率达到50%,到2030年,新能源乘用车目标渗透率达到65%;商用车领域需要以场景需求为核心驱动力,加快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技术的普及应用,并积极探索零碳燃料内燃机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路线图1.0》高度重视传统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明确提出内燃机汽车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是汽车重要的发展路线,应持续优化相关节能技术,不断降低传统能源汽车的燃料消耗量。
汽车制造方面,提出通过提升厂区能源利用效率、实施能源替代降碳改造、推动生产工艺与装备升级、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等措施,推动汽车制造进一步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到2025年,实现单位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8%,并在其后持续保持下降态势。
《路线图1.0》提出了支撑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保障措施建议。
考虑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并存的系统工程,路线图1.0统筹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整体和局部、国内和国际,提出了有序推进绿色低碳管理转型、持续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大力推动绿色低碳汽车发展、加速建设绿色低碳制造体系、统筹共建绿色降碳协同体系五个方面的15条保障措施建议,将为汽车产业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