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安全与成本的三重突破
电动车对轻量化与安全性能的需求相比燃油车更为迫切,这也倒逼着车企重新审视材料与制造技术的协同创新。传统轻量化方案往往依赖铝合金等轻质材料,但存在成本高、工艺复杂、回收难、生产碳排放高等瓶颈。而通过热成形钢以及热成形激光拼焊工艺的双维度创新,开辟了一条更优路径。
以VAMA专利产品铝硅镀层热成形钢Usibor®为例,其抗拉强度最高可达2000兆帕,相比传统钢材解决方案减重20%以上,同时强度提升30%以上,可满足严苛的碰撞安全标准。这一技术不仅解决了轻量化与安全的矛盾,还因钢材易回收、生产碳排放低的特性,与“双碳”目标高度契合。研究显示,电动车每减重100公斤,续航可提升约10-11%,热成形技术因而成为车企平衡性能与成本的关键选择。
专利技术本土化赋能中国车企技术跃迁
曾几何时,中国车企在高强钢领域高度依赖进口,不仅成本高,供应链也受制于人。VAMA通过引入热成形钢等先进高强钢专利技术,实现本土化生产与持续研发,扭转了这一局面。为满足客户需求及中国市场的特性,VAMA与下游钢材加工服务商GONVVAMA定制化创新,开发出一系列白车身轻量化解决方案,为中国车企提供了快速响应的技术支持。
以电池包结构为例,面对日益严苛的强度与安全要求,VAMA本土研发的热成形钢制电池包,较传统铝制设计降本40%以上,还在大幅提升强度的同时实现了重量的有效控制。此外,Usibor®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热成形过程中的氧化与回弹难题,使中国车企能够以更低成本生产复杂结构件。专利技术的本土化再创新,不仅赋能中国车企在技术及供应链端跻身国际高端市场,更推动中国品牌车型安全性能迈入全球第一梯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式发展。
材料技术创新构建电动时代核心竞争力
在电动车颠覆传统汽车产业的进程中,材料技术的创新往往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隐形引擎”。
VAMA热成形钢技术不仅助力车企降本增效,更催生了全新的制造模式。依托安赛乐米塔尔十余年S-in motion®轻量化解决方案的经验积累,以及最新推出的Multi Part IntegrationTM多零件集成解决方案,VAMA联合GONVVAMA将传统制造中的多个小零件通过热成形材料优化组合与热成形激光拼焊工艺,整合为内外双门环、一体式后车体骨架、一体式前地板、一体式前围板等大型集成部件,推动电动车制造从“零部件组装”向“材料-设计-工艺”深度融合转型。
从材料技术的突破到产业链的垂直整合,电动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正在被重新定义。未来,随着热成形钢技术的持续迭代,这场由材料驱动的升级浪潮,也必将进一步驱动电动汽车行业迈向新高度。
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
龚淑娟
李峥
3月10日,奇瑞旗下高端品牌星途汽车宣布,全新增程式混动车型星纪元ES增程版正式上市。作为该车型的核心动力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凭借领先的电池技术,为该车型提供了高性能电池解决方案,进一步深化了与奇瑞汽车的战略合作。
2025-03-13
纳芯微功能安全管理体系获得德国莱茵TÜV颁发的ISO 26262 ASIL D "Defined-Practiced"级别认证。
2025-03-13
2025-04-10
2025-04-09
2025-04-10
2025-04-09
2025-04-10
2025-04-09
2025-04-12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