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外围支架是引起其产生结构共振的关键因素,在基于噪声振动测试的基础上,对悬置支架、发电机调支架和空压机支架进行结构分析,通过模态分析优化原有结构,并通过振动试验实际测量实际的优化结果。通过分析与测试手段的结合,有效提升了发动机外围支架的振动频率,从而避免了共振风险,为分析的准确性与发动机噪声振动数据的积累奠定了基础。
随着汽车行业对发动机NVH品质的关注,发动机外围支架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提升支架的固有振动频率,有效避开发动机的共振频段,成为改善发动机振动的有效手段。发动机噪声振动测试与有限元分析手段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优化发动机外围支架的方法:首先通过测试获得发动机外围支架的振动,然后采用有限元分析优化其固有频率,再以振动测试检测实际优化的结果,以此形成一个闭环。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能够提供支架优化方案,通过实验验证能够明显改善支架类零件的振动情况,同时也为发动机噪声振动数据的积累奠定基础。
发动机外围支架测试
通过对发动机外围支架的初步测量(见图1):悬置支架的一阶频率为202Hz,发电机支架的一阶频率为151Hz,空压机支架的一阶频率为174Hz。
对于支架类零件,要求其固有频率大于发动机点火频率;对于悬置支架等重要零件,要求其固有频率大于2倍发动机点火频率。以发动机的设计转速为5490r/min计算,要求发电机支架、空压机支架的振动频率在183Hz以上,悬置支架的振动频率在367Hz以上。从测试结果分析来看,悬置支架的频率远远低于设计的最低要求,而发电机支架的频率在最低要求边缘,空压机支架频率满足最低要求。从测试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⑴ 悬置支架振动频率低,必须进行优化,以避开发动机的共振频段,并减小共振能量。
⑵ 发电机支架的振动频率在最低要求边缘,也需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发动机整体振动性能。
⑶ 空压机支架的振动频率高于最低要求,但是从频率范围的要求看,依然存在优化空间。
有限元分析
在Hypermesh中建立有限模型,包括缸体、油底壳、法兰、悬置支架、水泵、发电机、发电机支架、空压机、空压机支架和螺栓(见图2)。有限云模型完成后,提交NASTRAN进行计算(具体阵型如图3所示)。悬置支架的一阶阵型为绕着X轴上下振动,其振动频率为336Hz;发电机支架的一阶阵型为绕着Y轴前后振动,其振动频率为154Hz;空压机支架的一阶阵型为绕着Y轴左右振动,其振动频率为220Hz。
测试与分析频率值比较
下表中列出的是三个支架测试与分析频率值的比较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假设测试结果接近真值,则悬置支架模态频率计算误差为66%,发电机支架模态频率计算误差为1.9%,空压机支架模态频率计算误差为26%。通过比较,悬置支架的分析误差较大,而发电机支架的分析误差最小,空压机分析误差居中,因此通过分析得到的优化结果必须进一步通过实验来验证。
新方案的分析与测试验证
针对模态阵型与模态频率,采用拓扑优化的方法对上述三个支架进行优化,由于分析与实验之间存在一定误差,因此需要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以保证优化结果的可靠性。
1. 新方案的分析结果
通过模态优化,三个支架的一阶模态频率均已达到设计要求。
2. 新方案的测试结果
悬置支架新旧方案的对比(见图4),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悬置支架优化后,其一阶振动频率并没有明显提高,依然在202Hz附近。但是202Hz振动频率下的振动能量减少很多,300~500Hz频段下的振动情况明显得到改善。
发电机支架新旧方案的对比(见图5),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发电机支架优化后,其一阶振动频率有所提高,从原来的151Hz提高到174Hz,174Hz附近的振动能量明显降低,X方向的振动情况明显得到改善,振动频率依然低于要求。
空压机支架新旧方案的对比,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空压机支架优化后,其一阶振动频率有所提高,从原来的174Hz提高到188Hz,振动频率满足于要求,且 X方向的振动情况明显得到改善。
结论
(1)使用测试-分析-再测试的闭环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对发动机外围支架的优化。
(2)分析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存在一定偏差,这与分析模型的简化、材料数据的使用有明显的关系,后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重新标定分析模型。
(3)对优化后的方案进行测试,尽管悬置支架和发电机支架的模态频率值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但是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两个支架在共振频率下的振动能量明显下降。当振动频率接近共振频率时,容易引起共振,但是振动能量小,引起的共振也只是暂时的或微小的,在发动机工作工况改变后,这种情况就会消失。由于发动机的布置空间有限,能够优化的空间也比较小,若无法有效避开共振频率,就应当尽量减小振动能量,以降低风险。
(4)采用拓扑优化的手段对发动机外围支架进行优化,从分析的角度来看,支架的模态是可以有效改善的。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