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学车那阵子,最烦的就是总要从低矮的座椅上探出头去,确认硕大的A柱没有挡住小猫小狗、小花小草。以至于后来很长一阵子养成了开车必须把座椅推到最前,靠背角度调到最小的习惯,为的就是多争取点可视空间。虽然可笑,但总归有点作用。
小白逐渐成了老司机,疑问和抱怨也就来了。讲真,汽车发展的速度还真没我们想象中快,离“高级”大概还有三瓶养乐多的距离,嗯,我现在只喝的起白开水。
汽车肓区图
虽然喝着白开水,但挡不住80君爱琢磨的心。到底是为什么,汽车技术发展如此之久,盲区问题还迟迟不能解决?
这个问题要掰成两部分看。
一、材料决定安全上限
从卡尔奔驰老爷爷申请专利那年算起,汽车诞生了有132年。如果算上马车时代,这个时间就更久了。
虽然汽车车身分别流行过马车型、箱型、流线型、船型、鱼型、楔型、子弹头型等结构,但材料技术却没能跟上这个进度。大家不妨回忆下,车身材料的使用是不是近些年才备受关注?
汽车形状和材料的发展史
业内有句笑话,材料学就是个无底洞,就算拿金子砸,都不见得能砸出水花。虽然国家每年对材料领域的科研投资很多,但真能到实用阶段的产品却很少。当然我们可以说碳纤维有着良好的特性,但由于价格高,工艺复杂,几乎被束之高阁。就连宝马都计划削弱碳纤维的投入,不得不让人丧气。
由于汽车体积很大,出现盲区再所难免,所以我们仅讨论可被解决的盲区,比如大家最为关注的A柱盲区。
汽车形状和肓区
早期的A柱只是为了支撑前风挡,大多会被造得很细,基本不会存在盲区这个问题。比如90年代的车型,车柱多纤细,视野通透开扬。而在更久远的50、60年代,A柱被设计得更夸张,因为它们仅仅只有手指粗细。
车柱纤细的老爷车
但正是因为大家对A柱安全性的不重视,当时的美国出现了大量汽车侧翻事故,损失惨重,大家也逐渐意识到A柱在碰撞和侧翻事故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此后便有意增加A柱的尺寸。
而局面得到完全反转的,可能还要归因于美国IIHS于2008年开始的车顶承压测试。不测不知道,纤细的A柱根本不堪一击。因为材料强度不够,厂家们为了获得更高的评分,自然只能堆材料,纷纷将A柱变粗,所以A柱就逐渐成为当今的样子。
二、为设计妥协
影响A柱视野的除了本身尺寸外,还有紧挨着它的后视镜。
虽然老车上那种安装在引擎盖上的后视镜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现在绝大多数的车为了减小行驶时的空气阻力,将车头设计成流线型的,如果将后视镜放在引擎盖上既不美观也不也不好安装。而且后视镜离驾驶员更远,观察范围和舒适度减小了不少。更尴尬的是,有些时候还存在A柱挡住后视镜的情况。
老车安装在引擎盖上的后视镜
现代汽车流行外后视镜安装在车窗前端,紧贴A柱,这也是增大盲区的原因之一。至于为什么不安装在车门上,主要的原因还是会增大风阻。
虽然在改变之初颇有异议,但看到安全性确实提升了,这种声音也就少了很多。而且由于盲区尚可通过一些科技配置或特殊设计缓解,比如安装在车外的各种摄像头或双A柱设计(比如别克GL6),我们也没有太多理由要求厂家们改回以往的细A柱设计。
安装在车外各种摄像头或双A柱设计的别克GL6
不过问题也不是没有。虽然双A柱设计确实能缓解盲区问题,但带来的问题也很多。比如双A柱设计往往需要车窗角度更陡,A柱占地面积更大,这需要挤压车头的空间,就现今审美看,这种设计不算主流,主要集中在MPV上。
三、盲区可以解决吗?
可以几乎肯定,指望材料进步来解决A柱盲区是不大可能的。在自动驾驶全面普及以前,汽车的外部造型会保持此状态很长一段时间。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的,还在科技配置的使用上。
哈弗H6 coupe的360度环视功能
比如全新哈弗H6 coupe的360度环视功能,通过分别位于车头中部、车尾中部以及两侧外后视镜下方的共四个摄像头摄取车辆周边影像,经软件拼接为完整的环视影像,并叠加动态引导线,最终将四方汇集来的影像信号呈现于9英寸彩色液晶显示屏之上。虽然不能100%解决这一问题,但效果会好很多。
可惜,由于成本原因,类似的配置在低级别车型中并不多见,类似的福利可能还需要一阵子才能全面到来。
798小结:
很遗憾,盲区问题基本不能指望材料技术的进步。短期看,只有寄希望于降低摄像头成本、提高摄像头夜间探测水平。就此来看,汽车已经“不思进取”很多年了,是时候发起猛攻了。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