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持续提质升级,成为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
更多行业未来将被探讨。2023年6月8日至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四川宜宾联合主办“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行业顶级专家共商动力电池产业绿色发展新趋势。
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展馆 张莉摄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据测算,到2025年,中国的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T瓦时,产值进入万亿级规模。
万亿时代,动力电池如何建圈强链?先发城市如何抓住机遇?“总部经济”是关键词之一。
01再次遇见鼎盛期 动力电池进入万亿时代
“新能源产业已经热了好多年了,其中也经历了繁荣与衰退,比如光伏产业,从最早的产业起步、快速发展、产业过剩,后经国际、国内市场的洗礼,多数企业被淘汰,挺过来的企业,获得了现在的再次大发展的机会。”在西南交通大学氢能及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电气工程学院原院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维荣看来,新能源产业目前再次处于发展鼎盛期,这得益于国家的“双碳战略”和能源的转型升级。可以预期,新能源产业还将高速发展一段时间,光伏、风电、水电、氢能及储能产业均有很好的机会。
新能源整车作为新能源的终端之一,下游需求旺盛,拉动产业链业绩高速增长。在新能源车产业链上,从上游资源、锂电设备,到中游三元正极、铁锂正极、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铜箔、铝箔、添加剂、结构件、结构件材料、热管理、电池、电机电控,再到下游整车、客车、充电桩、储能等领域,覆盖范围广阔。
凯翼汽车生产线 王喻 摄
其中,最受关注的领域就是动力电池。2023年1-4月,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延续高速增长态势,装车量累计91GWh,同比增长41%,支撑了产业绿色转型、低碳发展。
从技术发展看,产品技术稳步提升,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关键材料研发、系统集成技术等综合性能全面提升,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从产业发展看,产业生态愈加完善,中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完备的上中下游和后市场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据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涉及储能产业的注册企业已超过8万家,到2025年新型储能的产业规模要突破万亿元,2030年预计接近3万亿元。
宜宾锂宝 王铁松 摄(授权发布,禁止转载)
目前我国新能源电池以锂电为主,重点在消费、动力和储能三大应用领域,其中动力电池的占比超过了70%。工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同时显示,2022年,我国锂电年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超过1.2万亿元。
对于整个锂电行业而言,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锂电在绿色化转型过程中将起到关键性节点支撑作用,锂电行业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02建圈强链的产业机遇 “总部+制造基地”资源优化配置
万亿时代,新能源产业、动力电池如何建圈强链?
陈维荣分析行业格局:国际上,其他发达国家的新能源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但各个国家的发展情况不太一样,尤其是新能源在各个国家的能源体系中所占的比例有较大的不同,有的国家新能源所占比例非常高,如荷兰,其风电产业的相关核心技术、关键装备世界领先。但我们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装机规模、产业水平举世瞩目。目前,无论是风机单机容量、全国新能源总的装机容量还是新能源的总发电量,中国均居世界第一。
他提醒,新能源是一种不稳定的波动能源,接入电力系统时,必须考虑对既有电力系统安全性、稳定性的影响,这必然影响到新能源的应用规模。因此,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时,应该全面规划统筹、整体配套推进,防止过度、无序发展。
汽车产业园 王铁松 摄 (授权发布,禁止转载)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创新功能需要做强做大,形成特色,形成优势,特别是,需要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看来,新能源产业、动力电池需要重视“总部经济”发展模式。
什么是总部经济?赵弘解释,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赵弘说,新能源产业发展总部经济将带来“三赢”:企业总部能为所在城市带来税收贡献、消费带动、社会资本等,产业基地所在城市也将迎来更多就业岗位和基础设施建设;于企业而言,这种布局能以更省钱的方式获取必要的资源,在不同的城市各取所需,降低创新成果转化成本,增强整体盈利能力。
在产业生态构建中,总部经济是延链、补链、强链的关键环节。
03宜宾的新能源生态优势 如何抓住万亿时代机遇?
在陈维荣看来,每座城市有每座城市的特点,每座城市各有自己的地理、气象特点,产业基础、产业配套不同,人才队伍、科技水平各异,“城市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
陈维荣表示,目前,在“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每座城市都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大机遇。为此,各个城市首先应该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分析各城市自己的特点及产业优势,可以从光伏、风电、水电的源端优势为牵引,规划、布局、实施新能源战略,也可以新能源交通(电动汽车、氢能列车等)为牵引,发展氢能、锂电池、储能等产业,也可结合新能源材料、新型储能器件(如钠离子电池、钒液流电池、固态锂电池等)以及相关配套产业为抓手,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但需要注意,要尽可能形成新能源的产业链,完成产业生态建设,让新能源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以“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举办地宜宾为例,瞄准新能源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宜宾加速建圈强链,驶入产业发展“快车道”。
如何抓住万亿时代机遇?建圈强链、产业集群是关键词。
近年来,宜宾市通过不断建链、补链、强链,初步形成了锂电及新能源产业链。
四川时代 王铁松 摄(授权发布,禁止转载)
2019年10月,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在宜宾注册,项目总投资560亿元,建设年产能27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目前,四川时代1、2、3、5、6期和时代吉利共6个工厂已建成投产。
龙头企业带动,形成总部集聚效应。随即,电池结构件头部科达利和隔膜龙头中材锂膜的工厂开始建设,贝特瑞、长盈精密、德方纳米等大批配套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也纷纷前来。
四川时代、宜宾锂宝、宜宾中车、时代吉利……零碳工厂相继崛起;上游氢氧化锂等基础原材料,中游正负极材料等电池6大组件,下游新能源汽车整车等产业集群……
宜宾已经已成为全球动力产业链最为完整、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6月9日,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主论坛上,宜宾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联合授予“中国动力电池之都·宜宾”称号,成为全国首个授牌“中国动力电池之都”的城市。
此次大会还透露信号:全球动力锂电池智造领军企业选择宜宾、看好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链配套企业相继落户宜宾,带来世界先进技术,在宜宾串珠成链。这里正在建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打造世界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