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上,AI人工智能与汽车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成为焦点。从智能座舱到辅助驾驶,各大主机厂通过算法、硬件与生态的闭环,重新定义“人车关系”。 AI正从“功能附加”转向“系统核心”,这场技术竞赛的背后,驾驶安全与用户体验成为衡量创新的终极标尺。
作为全球领先的位置数据服务商,HERE以“AI与位置智能交汇”为主题首度亮相,重点展示了专为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时代打造的下一代AI地图与定位解决方案,助力中国车企智能化转型,着力提升驾驶安全与用户体验,并与中国的合作伙伴东软集团、亿咖通一起,共同描绘了中国车企出海的未来蓝图。
从L3级辅助驾驶落地到充电桩动态预测,从实时数据流到生成式AI交互,HERE正以全球化视野推动汽车产业价值链的重构。

从AI到安全,HERE带来全新智能体验
“我们看到了AI技术的发展和实施,特别是在汽车、无人机和机器人领域的很多突破。这次上海车展上,我们看到了很多非常令人惊叹、非常令人兴奋的行业创新,几乎每家车企都在宣传他们的新车用了AI技术提升了用户体验。” HERE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Deon Newman在媒体沟通会上开宗明义,他强调说:“HERE的创新核心正在于AI技术。”
AI彻底革新了位置数据的处理、分析和传输方式,为车辆安全、能效和用户体验带来质的飞跃。HERE的AI地图架构能够动态更新道路属性,实时提供限速信息、交通路况、电动车路线规划和充电桩可用状态,确保驾驶者获取高质量、强情境感知的智能导航服务。HERE最新推出的HERE AI智能助手更开创性地采用自然语言交互技术,提供基于位置情境的智能引导,重新定义人车互动方式,为驾乘者带来全新的智能座舱与导航体验。
除了AI的加持之外,随着 “软件定义汽车”的深化发展,智能化已从单一的创新竞赛转向创新与安全并重的阶段。HERE销售解决方案架构副总裁Severin Bredahl-Banovic指出:“如今的车辆必须与驾驶者的数字生活无缝衔接,所以驾驶安全与用户体验显得格外重要。”
对此,HERE着力在三个方面为行业赋能:
1. 实时数据驱动决策。HERE的流数据技术可将交通路况、危险警告等信息快速更新至车辆,弥补传感器在200米外视野受限的缺陷。例如,其高精地图已支持宝马、奔驰L3级辅助驾驶系统,通过“自学习和自修复”功能动态优化路径。
2. 生成式AI显著提升交互体验。传统警示灯已被交互式对话取代,车辆还能主动提示接人时间或辅助驾驶可用路段,甚至规划送孩子上学、购物、充电的最优路线。
3. 安全与法规适配。欧盟市场90%的智能车速辅助系统采用HERE技术,尤其在无明确限速标识的路段,计算机视觉无法识别时,HERE的数据成为关键信息。

AI与位置智能的具象化落地
此次上海车展,HERE展示了一系列最新技术,并在现场进行了互动演示,让大家直接感受到全新用户体验的具象化落地。
●HERE 车载导航:一站式可定制软件解决方案,为数字座舱提供完整的导航体验。
●HERE AI智能助手: 这款智能交互平台通过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技术,提供基于场景的实时预测性位置感知交互,帮助企业显著优化整体运营成本。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智能座舱体验:覆盖导航、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自动领航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等多项功能的沉浸式座舱系统,通过全场景无缝衔接的技术融合,为驾驶者带来流畅无断点的沉浸式驾乘体验。
HERE的现场演示以多种技术场景吸引了汽车行业专业人士的参与。如:辅助驾驶可视化,通过“计算机视图+位置数据”的融合,实现车道级渲染和楼宇透视。用户界面会随辅助驾驶区域变化,不再播报冗余指令,而是放大可辅助驾驶路段;虚拟测试与OTA更新,借助生成式AI模拟真实路况(如五车道高速公路不同限速场景),加速研发周期,上市后通过OTA持续推送功能,形成“向左转(研发协作)-向右延伸(用户迭代)”的闭环。

全球化能力赋能中国车企出海
凭借这些领先行业的创新技术和能力,以及覆盖200多个国家的地图数据、40年制图经验及5400万辆车的辅助驾驶数据积累,HERE已成为全球车企的核心合作伙伴,当然也是中国车企出海的“数据桥梁”。
“在软件定义汽车(SDV)时代,HERE致力于为中国出海车企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地图与位置智能解决方案。目前中国车企海外出口的汽车中,94%使用了HERE的技术。”HERE 大中华区总经理兼业务主管奚宁的这句话揭示了HERE在中国市场的核心角色。
据悉,作为中国出海汽车品牌值得信赖的地图与位置智能服务商,HERE当前合作客户已覆盖2024年中国整车出口量80%的领军企业,包括比亚迪、吉利、上汽集团等全球化先锋品牌。
针对中国企业出海,奚宁还重点强调了HERE的三个方面的出色能力:
一是技术覆盖。HERE已与70余家全球OEM合作,提供从SDK开发包到全栈导航的多样化解决方案。例如,路特斯采用HERE的EV充电桩动态数据及ADAS方案,而Uber则与其共享传感器数据以提升地图鲜活度。
二是充电网络痛点破解。针对欧美充电桩“找不到、用不了”的难题,HERE整合了全球167万个充电点,其中90%静态数据+80%动态可用性状态(如排队情况、功率类型),并独家推出“充电预测功能”,结合天气、交通流量与AI模型预判需求。
三是合规与本地化。HERE利用全球市场的资源和项目经验,可以帮助客户适应欧盟严格的GDPR和数据隐私法规,这是中国车企进入欧洲的必经之路。
实际上,HERE与中国企业东软集团合作以及对客户的赋能,已经为很多中国企业出海树立了成功案例。双方联合推出的“OneCoreGo® 5.0”方案中,HERE提供高精地图周更新能力,东软集团则整合智能算路、人机共驾引擎,解决欧洲法规强制要求的ADAS功能。
东软集团汽车智能创新解决方案事业部营销总监于鹏的发言揭示了双方的合作深度:“从2017年技术对接到2023年战略签约,我们共同服务了50余家OEM。东软集团的全球110国渠道,缩短了HERE本地化落地周期,而HERE的ADAS数据让我们能快速适配欧洲L3法规。”

展望未来: “安全”与“速度”的平衡
谈到中国企业出海的前景,Severin直言:“中国车企以价格竞争力和创新设计致胜,但需要平衡欧洲对安全的执着。” Deon也补充说:“这次上海车展也证实,AI创新与驾驶安全的协同将成为汽车智能化在下一阶段的核心。”
从L3辅助驾驶导航到充电桩位置预测,从实时流数据到生成式AI,HERE正以“位置智能”为线,致力于完成汽车智能化的全球拼图。
Deon最后说道:“我们站在OEM身后,做他们看不见的基石。”在中国车企席卷海外市场的浪潮中,这种“隐形赋能者”的角色,或许正是智能化时代最稀缺的伙伴。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