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CEO 范现军
AI汽车网讯(报道:李子豪)3月28-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北京召开。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CEO范现军在“商用车可持续发展论坛”主题论坛上发表演讲,提出“醇氢电动技术是破解中国商用车新能源化困境的最优解”,并从能源安全、技术适配、经济效益、产业链协同等维度系统阐述甲醇能源的战略价值,呼吁行业共建醇氢生态,加速商用车低碳转型。
商用车新能源化亟待破局,甲醇能源锚定国情痛点
范现军指出,当前我国商用车新能源化渗透率不足20%,远低于乘用车的50%,但其消耗了全国51%的公路燃油,排放了56%的汽车二氧化碳和80%的PM污染物,成为交通领域减碳攻坚的“硬骨头”。面对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以及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2%的现状,他认为甲醇作为“液体氢”和“液态电”,既能通过二氧化碳加绿氢制备实现全生命周期零碳甚至负碳,又能依托国内60%的全球甲醇产能和240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规划产能,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载体。“若将全国半数货车燃料替换为甲醇,每年可减少石油进口1.25亿吨。”范现军以内蒙古阿拉善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为例,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减碳超75万吨,印证了甲醇能源的规模化降碳潜力。
全场景技术优势破解行业瓶颈
针对商用车复杂工况痛点,范现军详解醇氢电动技术的突破性优势:其一,甲醇燃料冰点低至-97.4℃、沸点64.7℃,使醇氢重卡可覆盖漠河极寒、吐鲁番高温及高原场景,市场保有量已超6万辆;其二,经济性显著优于主流技术路线,49吨醇氢重卡百公里运营成本仅44元(甲醇价2元/升),较氢燃料重卡(280元)和纯电重卡(144元)成本优势突出,购置成本(55万元)更仅为氢燃料车型的46%;其三,产业链复用度高,传统燃油车动力系统经改造即可适配甲醇能源,全国12万座加油站单站改造成本仅十余万元,中石化、中石油已合作投运590座甲醇加注站,2027年计划建成4000座,“加醇将与加油一样便利”。
激活新质生产力,重塑物流成本结构
“2024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14.1%,约为欧美国家的两倍,降本空间巨大。”范现军以实测案例佐证醇氢电动的增效价值:温州至广州1400公里干线运输中,醇氢重卡较进口柴油车型运营成本降低40%,用户计划全面替换进口车队。技术层面,醇氢重卡自重较纯电车型减少1.2吨,载货量提升30%,配合1500公里续航与3分钟快速补能,实现“多拉快跑”;政策层面,50余项国家及地方支持文件已出台,甲醇加注纳入绿色交通基建规划,《汽车产品碳足迹核算导则》即将发布,为行业提供核算标准。博世研究显示,醇氢重卡综合燃料成本仅为柴油车型的60%-67%,全生命周期经济性优势显著。
构建“1233”生态战略,引领能源革命
面对纯电车型续航焦虑、氢能储运成本高企等瓶颈,范现军提出远程新能源的破局路径:打造“1个甲醇制备基地、2个产业协同平台(能源与交通)、3大技术路径(甲醇动力、纯电架构、智能网联)、3大应用场景(物流、工程、客运)”的“1233”生态战略。技术端,甲醇常温常压储存特性使其体积能量密度达液氢5倍,储运成本仅为氢气3%,且90%供应链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产业端,与中石化、博世等共建生态联盟,推动超100项专利技术产业化。现场发布的醇氢超级VAN悦程版,续航超800公里,计划年内投放客运市场,标志着多场景产品矩阵加速成型。
范现军预测,随着绿色甲醇产能释放与基础设施完善,醇氢重卡将在港口、矿区等场景率先规模化应用,“中国有望引领全球商用车能源革命”。与会专家认为,醇氢电动技术以“中国式解决方案”打通能源安全、产业转型与降本增效三重目标,为全球商用车低碳转型提供了创新范式。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
龚淑娟
李峥
百人会论坛(2025)即将于2025年3月28日-30日盛大召开。12场主题论坛议程超前公布,前沿观点与精彩内容蓄势待发!
2025-03-25
2025-03-29
2025-04-01
2025-03-31
2025-04-01
2025-04-02
2025-04-03
2025-03-28
商用汽车前、后车桥钢板弹簧安装孔与车身支架孔的同轴度偏差较大,导致前、后车桥的板簧销装不上。 针对这一问题,工程师可以利用 V S A 技术在三维 C A D 环境中整合行业领先的可视化技术和公差分析,为产 品设计制造、尺寸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全面支持实现尺寸质量目标。
作者:秦贤芳 邓雄章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