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信息部原副部长 苏波
AI汽车网讯(报道:李子豪)3月28-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北京隆重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苏波在"国际论坛"主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政策驱动"向"生态引领"的转型路径,并为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提出"中国方案"。
苏波回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史时指出,2011年"十二五"规划确立的三大战略判断正成为现实:化石能源占比从80%降至2050年28%的预测逐步兑现,北京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63%验证清洁出行成效,智能网联技术渗透率突破42%印证科技革命趋势。他特别强调,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1.28万辆跃升至2024年1286.6万辆的千倍增长,"不仅是产业奇迹,更是人类交通史上首次由发展中国家主导的能源革命"。
面对当前3000万辆燃油车产能闲置的严峻挑战,苏波提出"存量优化、增量提质"的转型路径。"2024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0.9%,但油电转换仅消化2-3万辆传统产能。"他建议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盘活存量资产,严控新建产能用地审批。数据显示,比亚迪收购一汽夏利生产线后改造效率提升70%,为行业提供可复制样本。苏波警示,若延续"油电双轨"发展模式,2030年前或将造成万亿级资源浪费。
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覆盖160国的现状,苏波揭示三大隐忧:海外品牌认知度不足特斯拉1/3、国际化人才缺口超60%、贸易壁垒导致综合成本增加18%。他提出"三维突破"战略:依托上汽泰国基地、奇瑞西班牙合资项目等示范工程,打造"本地化研发-制造-服务"生态闭环;推动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模式,建立"关键材料-电池-回收"跨国产业链;通过ISO/TC22国际标委会主导智能充电、自动驾驶标准制定,目前中国提案采纳率已达37%。
苏波强调,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带动长三角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印证"双向开放"价值。他呼吁深化三层次合作:政府层面建立G20汽车转型对话机制,企业层面推动比亚迪-奔驰、吉利-雷诺等技术共享模式,社会层面构建ESG全球评价体系。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已与28国签署新能源汽车标准互认协议,2024年促成中德车规级芯片联合研发等124个国际合作项目。
在演讲尾声,苏波引用"独行快,众行远"的中国古语,倡议各国共建汽车产业命运共同体。随着"一带一路"绿色交通走廊加速落地,中国正以年均3000亿元的技术溢出效应,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向"零碳智能"新时代迈进。这场始于东方的新能源革命,或将重塑21世纪全球工业文明版图。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