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电动汽车协会主席 Yossapong Laoonual(尤萨朋·劳努尔)
AI汽车网讯(报道:李子豪)3月28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开幕。泰国电动汽车协会主席尤萨朋·劳努尔(Yossapong Laoonual)在“国际论坛”主题环节发表演讲,系统阐述泰国及东南亚新能源汽车发展图景。这位同时担任泰国国王科技大学移动出行研究中心负责人的专家指出,中泰产能合作正重塑东盟汽车产业格局,2023-2024年泰国纯电汽车产量激增5800%,中国车企超320亿泰铢投资驱动该国跃升为区域制造枢纽。
尤萨朋现场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泰国电动汽车注册量占比从上年1.47%飙升至11.26%,2024年前两月新增注册量突破2.5万辆。产能扩张更为迅猛——比亚迪、长城、上汽MG等中国品牌累计投资超320亿泰铢,带动泰国年产能突破50万辆,其中比亚迪罗勇府工厂规划年产能达15万辆。"中国制造商的深度布局,使泰国正从传统燃油车装配基地转型为东盟新能源产业桥头堡。"尤萨朋强调,泰国政府通过税收减免、本土化采购激励等政策,已吸引12家电池企业落户,供应链本土化率预计2026年将达45%。
针对电动化核心痛点,尤萨朋详解泰国"三步走"基建战略:直流快充桩数量从2022年不足1000个增至2024年1.1万个,三年增长超300%;2025年快充桩占比将超40%,车桩比优化至28:1;政府专项基金支持偏远地区充电网络覆盖,计划2030年建成1.2万个快充站。这一布局成效显著——泰国电动汽车协会调研显示,2024年消费者选购电动车首要考量因素中,"充电便利性"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价格敏感度同步降低。
尤萨朋对比区域发展路径时指出,东盟各国正形成差异化转型策略:印尼依托镍矿资源优势,规划2030年1500万辆电动两轮车替代;越南通过"燃油车淘汰时间表"倒逼产业转型;新加坡聚焦高端市场,要求2030年全岛出租车清洁能源化。泰国则采取"制造+消费"双轮驱动,既设定2030年50%新车销售电动化目标,又规划打造电池回收、氢能补能等二次产业生态。
面对本土供应链短板,尤萨朋透露泰国正推进"技术转移2.0计划":与广汽研究院共建电池安全实验室,联合开发热带气候专属热管理系统;依托长安汽车数字化工厂开展技工培训,累计培养超2000名新能源维修技师。"我们不再满足于组装环节,正在电驱系统、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深化中泰联合研发。"他特别提及,泰国工程师团队参与开发的耐高温电池模块已应用于东盟多国商用车队。
演讲最后,尤萨朋向中国产业链发出合作邀约:泰国将于2025年三季度发布《新能源汽车创新园区建设指南》,规划在东部经济走廊设立专属保税区,为自动驾驶测试、车路协同技术落地提供政策支持。本届论坛期间,中泰企业已签署6项合作协议,涉及充换电标准互认、跨境数据流通等关键领域,为区域电动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