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科技高级副总裁 汽车业务大中华区负责人 曹彦飞
AI汽车网讯(报道:李子豪)“在中国,为中国”——在3月28-30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英飞凌科技高级副总裁、汽车业务大中华区负责人曹彦飞以此为核心,阐述了英飞凌如何通过本土化战略与技术创新,深度赋能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
曹彦飞指出,中国车用半导体市场已成为全球重要增长极。2024年,中国车载半导体市场规模占全球近40%,功率器件、MCU(微控制器)等核心领域占比分别达到45%和35%,且年增长率保持正向。然而,行业也面临内卷与价格战的双重压力:自2017年以来,整车利润率从7.8%降至4.3%,超200款车型加入价格战,平均降幅近10%。“消费者受益的背后,是行业从业者必须直面的挑战。”曹彦飞强调。
面对这一局面,半导体行业却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未来五年,电动化相关半导体规模有望翻倍,智驾领域器件需求将增长3倍,而预控系统半导体含量更将激增9倍。曹彦飞预测,到2030年,中国本土品牌汽车全球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这背后离不开半导体技术的持续突破。
为抓住这一机遇,英飞凌坚定推进“在中国,为中国”战略,聚焦产品定义、生产本土化与生态圈建设三大核心。
产品定义方面,英飞凌通过“导师型客户”计划,与德赛西威、汇川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将应用需求转化为产品定义,再反哺系统解决方案。例如,针对智驾领域,英飞凌整合舱内外传感器、高功能安全MCU、电源管理等系统方案,与长安等车企共建智驾生态。
生产本土化方面,英飞凌首次公开“广度、深度、高度”三位一体的本土化计划:覆盖微控制器、功率器件等主流产品,延伸至前道晶圆制造与后道封装测试,并推动28纳米AURIX TC4 MCU等高端产品在国内落地生产。
生态圈建设方面,英飞凌通过“蒲公英计划”赋能中小企业,联合超千名工程师的Design House强化技术协同,并依托全国大学生智能车大赛(已合作500所高校、超10万名学生)培育未来人才。其创新峰会IACE更成为行业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累计吸引17家车厂、300余家Tier1参与。
曹彦飞特别介绍了英飞凌的嵌入式碳化硅技术(S-Cell)。通过将碳化硅嵌入PCB板,该技术可降低寄生电感、减少系统损耗,提升功率密度并节省体积,高度契合行业降本增效需求。目前,该技术已与合作伙伴完成样品验证,有望大规模量产。
此外,英飞凌在氮化镓、4D毫米波成像雷达、卫星雷达架构等前沿领域持续布局,助力飞行汽车、AI融合应用等新兴场景落地。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