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副总裁、产业数字化方案部总经理 陆平
AI汽车网讯(报道:李子豪)3月28日至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北京召开。中兴通讯副总裁、产业数字化方案部总经理陆平在演讲中指出,当前车路云一体化发展已进入规模应用期,需以“双模组网+数字底座”破局终端渗透率低、网联覆盖不足及数据安全等难题,构建自主可控的智能驾驶全场景协同生态。
陆平表示,车路云一体化历经试点探索、融合验证,现正迈入规模化推广阶段,但面临三大挑战:终端渗透率低限制技术落地、道路网联覆盖率不足影响服务触达、数据安全与价值释放存在瓶颈。对此,中兴提出三大核心路径——通过5G+C-V2X双模组网降本增效、打造可信数字基础设施释放数据要素、构建端到端操作系统实现车路云高效协同。
双模组网破局成本与覆盖难题
针对车载终端渗透率问题,中兴推出自研S1双模芯片及ZM9300模组,支持5G与C-V2X双模通信,已在上汽、广汽等车企规模化应用。陆平强调,5G与C-V2X联合组网可大幅降低路口设备成本24%以上,实测端到端时延低至70毫秒,网络时延小于20毫秒,支撑城市60公里/小时自动驾驶场景。依托中国400万座5G基站的基础,双模组网还能利用5G精准授时功能替代传统MTB服务器,实现V2X信息精准分发。
国产化操作系统筑基安全协同
“车路云一体化需要端到端的操作系统支撑。”陆平介绍,中兴自研的“新智联操作系统”已通过国家首批测评,打通车载、路侧与云端系统底层架构,保障通信、感知、计算高效协同。该操作系统与多家合作伙伴实现应用层对接,为智能驾驶提供低时延、高可靠的国产化数字底座。
数据空间与大模型释放要素价值
面对数据流通与安全挑战,中兴推出“数字星云”平台,其交通行业数据空间解决方案在武汉等地落地测试,通过工信部DCMM五级认证及区块链隐私计算测评,为数据管理、加工、交易提供可信保障。在数据价值挖掘上,中兴构建“行业知识平台+视觉智能平台”双引擎,依托CV视觉大模型赋能视频分析,并开放AI基础设施助力合作伙伴开发智能体应用。
陆平表示,中兴通讯定位为数字经济“筑路者”,以开放解耦的技术架构推动车路云生态共建。目前,中兴已联合车企、城市完成武汉、济南等地的5G+C-V2X组网验证,未来将持续深化ICT技术赋能,助力车路云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协同,加速智能驾驶服务生态成型。
评论 0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