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集团高级副总经理、重卡事业部总经理 罗畅国
AI汽车网讯(报道:李子豪)3月28日至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北京召开。三一集团高级副总经理、重卡事业部总经理罗畅国在演讲中指出,中国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已突破18.6%,正从短途封闭场景向中长途干线物流加速渗透,需以“技术突破+全生态布局”破解成本与补能瓶颈,推动中国电卡成为全球零碳物流标杆。
罗畅国回溯产业发展轨迹时表示,新能源重卡历经“政策驱动-场景突破-市场爆发”三阶段:2021年销量破万台开启规模化元年,2024年销量达8.2万台、渗透率13.6%,2025年前两月渗透率攀升至18.6%。他强调,电池成本下降40%、超充技术突破及充换电设施普及,推动电动重卡从钢厂、港口扩展至砂石、水泥等多元场景,牵引车渗透率两年内从5.9%跃升至17.4%,成为最大增量市场。
面对行业挑战,罗畅国直言“内卷与全球化压力并存”。国内价格战致企业平均利润跌至5.8%,研发投入占比缩至3.2%;海外市场受欧美加征关税、地缘政治等制约,短期内难现爆发增长。他呼吁行业警惕“军备竞赛”风险,预计2026年将进入淘汰赛阶段,企业需通过全球化布局突围。目前三一重卡已在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布局,依托国内70%全球市场份额的产业链优势,加速海外工厂本地化生产。
针对技术路线争议,罗畅国提出“场景适配电量”理论:423度电池可覆盖200公里运距、年收益周期1.5年;800度电方案适配500公里场景,但千公里以上长途需依托全国充换电网络。他透露,三一推出的423度牵引车2024年销量达5721台,成为行业爆款;800度电产品即将上市,配合自研半固态电池技术,可降低30%能耗。“盲目堆砌电量不是破局之道,需通过智能电动底盘与V2X技术重构产品价值。”
作为全产业链布局者,三一集团构建了“风、光、电、储、氢”新能源生态:重能风电全国前三、硅能光伏与锂能储能协同发展,制氢加氢站配套补能网络。其智运通平台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控车辆电量、轨迹及故障预警,赋能车队降本增效。在工程机械领域,新能源宽体车、挖掘机等产品已实现多设备AI协同作业。
罗畅国预测,随着超充网络全国贯通及固态电池商用化,新能源重卡将覆盖70%干线物流场景。他呼吁产业链协同攻坚,以“技术创新降本+生态共建增值”重塑竞争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中国电卡不仅要赢得国内市场淘汰赛,更要成为全球零碳物流的标准制定者。”
评论 0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