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托立夫全球中国自主品牌销售副总裁 毛莉莉
AI汽车网讯(报道:李子豪)3月28-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奥托立夫全球中国自主品牌销售副总裁毛莉莉在演讲中,以"全球资源本地化,本地需求全球化"为核心战略,系统阐述了跨国安全技术企业如何赋能中国汽车品牌全球化进程,并首次披露企业护航自主品牌出海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全球每24秒就有1人死于交通事故,安全技术没有第二次机会。"毛莉莉以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切入主题,强调奥托立夫对安全技术的极致追求。作为全球市占率45%的汽车安全系统龙头,企业在中国市场开创性构建"国家级区域"架构——中国区直通总部汇报,研发响应速度提升40%,成为支撑自主品牌出海的战略支点。数据显示,奥托立夫产品全球召回率不足行业均值1/3,却仍以"零缺陷"为目标重构质量体系,覆盖设计、制造到数据管控全链条。
面对中国车企出海挑战,毛莉莉详解"双循环护航体系":在组织架构端,企业打破传统跨国企业壁垒,成立由销售、研发、供应链等组成的"全球特战队",将开发周期压缩至12-15个月,较行业平均提速50%。在供应链端,依托45%全球市场份额,推动中国中小供应商"借船出海",计划在东南亚建立安全技术产业园区,复制主机厂"工业园模式",实现本土化率超70%。目前,奥托立夫已实现多区域、多品牌共享零件号,降低自主品牌海外布局风险30%以上。
文化融合成为破局关键。企业独创"Yes,but"沟通范式,扭转海外团队对中国创新的惯性质疑,通过高层互访、全球供应商大会等机制,促成欧洲管理层深度对接中国市场需求。2023年,奥托立夫欧洲团队来华考察后,将中国研发的零重力行驶安全保护技术纳入全球优先级项目,该技术将于4月北京车展全球首发。
在技术布局上,奥托立夫正从"车内安全"向全域防护拓展:摩托车气囊、可穿戴骑士服、无人送货车碰撞保护等创新产品,构筑起"车内外全场景安全生态"。毛莉莉特别指出,中国已成全球技术策源地,2020年以来超60%的首发技术源于本土研发,这一趋势在电动智能化浪潮下将持续强化。
"赢得中国市场方能引领全球。"毛莉莉表示,奥托立夫将深化"以中国反哺全球"战略,通过共通化产品平台、碳中和供应链(企业全球400个基地已实现碳中和)及17万人的全球售后服务网络,为中国车企提供从生产准入到海外维保的"全生命周期护航"。随着安全技术从"成本项"转向"价值项",这场跨国企业与自主品牌的深度绑定,正重塑中国汽车出海的竞争力内核。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