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原内配信息建设历程

发布时间:2010-07-13
分享到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工业链中重要的一环——国际汽缸套市场也迎来了良好的市场前景与发展机遇,特别是根据国家内燃机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国内、国际市场对气缸套需求量在2010年将达到近2亿只,汽缸套行业企业将获得大量的订单与巨大的发展空间,前景喜人。



 
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原内配”)作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内燃机气缸套专业化制造商,是国内首家与美国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发动机主机配套、首家进入美国康明斯全球采购系统的发动机零部件企业。企业产品“河阳牌”气缸套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船舶、农业机械、园林机械、铁道内燃机车等动力领域,为世界500强企业的首选主机配套产品。截至2007年,“河阳牌”气缸套产销量突破2000万只,已连续二十年蝉联中国市场产销量第一,连续十八年蝉联亚洲市场产销量第一。
 
强大的生产技术实力使中原内配成为国际国内汽缸套市场最重要的供应商之一,在现实产能的基础上,将获得全世界近1/5汽缸套的生产订单。蓬勃发展的汽缸套市场给中原内配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与发展机遇。
 
面对可喜的市场前景,作为众多国际知名汽车公司的零部件供应商,中原内配的管理系统必须具备国际化的内核引擎,使企业物流通过条形码管理和追踪、并与福特等公司进行EDI数据交换,实现电子化管理和交易等,使中原内配真正成为国际汽车供应链中的一环;同时质量管理是汽配企业的管理重点,能否支持ISO/TS16949体系也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原内配一直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曾实施过CRM、ERP等系统。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升,原有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日益发展的管理需要。于是,中原内配再次主动出击,重新选择能够支持企业长远发展的ERP系统。经过慎重选择,企业与金思维公司达成合作,借金思维ERP实现企业更高的发展目标。

快速报价赢得市场先机

产品报价是企业成功实现产品销售的第一个环节。产品报价需要协同销售、采购、设计、制造等多个部门提供大量数据进行复杂计算并填写报价清单,特别在配件结构和工艺复杂的情况下,处理非常复杂,报价周期长。为此,企业建立了针对需求方的相关资料及价格表。ERP系统通过对各种产品成本进行模拟,为企业提供了各种情况下的报价资料。在成本模拟中,所有数据都从相应的标准数据中自动获得,并在此基础上模拟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分析成本的合理性,以此达到事前控制和预测销售利润的管理目标。


#p#
ERP销售管理系统帮助中原内配的销售人员和管理人员对销售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管理,进而提高了销售服务和经营决策水平,加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帮助企业获取了最大的经济效益。

财务管理融入业务管理,实现三流合一
 
ERP的财务管理与一般的电算化财务软件存在明显的区别。从功能方面比较,电算化财务软件是在业务发生之后进行财务信息归集、登账、形成会计报表,是事后统计,实现了资金流信息化。ERP是在打破各种管理职能部门的信息孤岛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业务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实现了企业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实现了“物流流到哪里、资金流核算到哪里、信息流反映到哪里”。

中原内配ERP财务系统不是简单的财务核算,它与业务紧密结合在一起,反映企业各种业务处理过程和结果的资金流的变动过程。另外,由于ERP财务系统的数据共享性能使各业务部门的数据与财务上保持一致,这样就减少了财务大量的记账、登账、对账的过程。
 
财务系统为中原内配各级企业领导提供了准确、及时的管理信息,充分显现了企业运营管理水平,方便了企业领导能够及时、灵活做出各种决策和战略计划,使中原内配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质量管理提升客户满意度

中原内配是一个对质量管理要求相当严格的企业,已通过中、英、美三国ISO9002、美国QS9000、德国VDA6.1、ISO/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质量环境体系认证。在质量管理方面要满足多国供应商的多套系统标准。在上系统之前,中原内配总是会被多套系统的并行搞得手忙脚乱,有时还会顾此失彼,出现一些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问题,让企业苦不堪言。
 
应用ERP系统后,系统结合ISO/TS/QS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提供产品逐批检验和过程检验,实现了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的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提高了产品质量,提升了产品竞争力。目前,中原内配的质量管理系统固化了质量管理流程,建立了齐全的质量检验记录,及时地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准确的质量信息。质量文件归纳为企业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等内容后,便于检索和查找,方便使用。质量文件在线形式发布,减少了大量的由于文件更改和换版而造成的纸张浪费。同时,在线查询产品标准还增强了产品质量检测的可追溯性。这种管理的改善无形中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让中原内配的主机厂商克莱斯勒、福特、通用等更加地信任企业,也把更多的订单交到了中原内配的手中。

EDI及条形码管理,与主机厂对接

应福特公司要求,中原内配作为其零件供应商必须对所销售的产品进行EDI管理,即电子数据接口管理。接口文件主要有两种,830文档和856文档。其中830文档为周订单计划,通常是以周为单位发送其需求的。856文档为提前发货通知,要求在实物出库后半小时以内发送,让其准备收货。福特公司通过中间的软件平台将以EDI格式的830文档发送给中原内配,并经过转化,生成ERP系统可以识别的文本格式。中原内配对其发货时,再将ERP系统中生成的文本格式的856文档转化为EDI格式的文档发送给福特公司。
 



中原内配采用EDI数据接口管理和条形码管理后,满足了福特公司对供应商的相关系统要求,保证了发货的准确性和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发货,从而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半年实施,效益显著
 
从2007年6月到12月,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中原内配ERP项目就完成了从系统调研、上线到运行的全部工作,快捷高效地全面实施了销售、采购、库存、生产、财务、质量、人事及金税接口等业务模块,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果。

生产方面,生产计划由系统自动生成,计划部门人员只需要对其审查、调整和确认即可,制订计划的时间从几天缩短为现在的几分钟。财务方面,系统采用标准成本管理办法规范企业成本核算,实现产品成本的自动计算,极大地减轻了成本核算人员的工作量。销售方面,系统提供模拟报价系统平台支持企业对外报价,大大缩短了报价周期,提高了报价准确性。质量方面融合了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要求,实现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的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提高了产品质量,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ERP帮助中原内配实现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结合,使中原内配在研发、技术、管理、服务上与世界500强企业携手同行,与国际内燃机行业发展同步。随着ERP系统的深入应用,企业由此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2007年,中原内配工业园区已经开工建设,正在加速发展成为气缸套行业世界规模最大、工艺先进、管理领先、具有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集团。2007年与2002年相比,中原内配的产量、销售收入、上缴税金、出口创汇分别增长了187%、304%、900%、4128%。中原内配在中国内燃机工业发展史上书写了“中原内配模式”、“中原内配速度”。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