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地图盗版规模超百亿:国内厂商太多太滥

发布时间:2010-08-04
分享到

  2007年是中国导航系统快速发展的一年,同时也带动了电子产业链滋生横行。据不完全统计:国内GPS电子地图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一半以上被盗版侵蚀。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终于对有“中国导航电子地图第一案”之称的“道道通”状告“凯立德”一案作出判决:凯立德立即停止出版“凯立德全国导航电子地图(335城市)”,装载涉案侵权作品的GPS导航仪,应停止销售和使用,责令凯立德道歉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近60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这或成国内导航电子地图行业的一个拐点。

  “数字水印”成破案关键

  据悉,这样的侵权案件对于没有先例可以借鉴的司法机关十分困难。由于取证困难,按照流程,此类案件拖上数年不足为奇。但是“道道通”侵权案能在一年审结,主要因为原告提交了有力证据。

  知情人士称,“瑞图万方在出版了《道道通》后,发现自身产品的一些细微‘错误’,也同样出现在竞争对手凯立德的产品中。”更为巧合的是瑞图万方的技术人员在地图里面作了防范暗记,在凯立德的地图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防范暗记用专业的说法就是‘数字水印’,对使用功能没有影响,但却像指纹一样可以区分出地图来源。”

  专家称60万赔偿额太小

  记者从各个电子地图厂家了解到,要制作一套精确的电子地图非常困难,花费的物力、人力非常巨大,非一般中小规模公司可以承担。瑞图万方称,“投入了数亿元人民币,组织了1000多名专业测绘人员,历经4年半才完成《道道通》系列产品研发。”另一家地图公司的专家表示,不但起始测绘研发费用庞大,维护的费用也相当昂贵。他说,“像深圳、北京这种中心城市,公司每年要更新3次,每年的更新费用要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

  也正因为研发及维护的费用庞大,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有人打起了同行的主意。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子地图研发人员告诉记者,“其实每一家都有在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逆向工程’,有时候直接将其中数据抽出来增添在自己产品中;被不被抓住要看技术人员的水平,这一点有些类似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对市场销售成绩会有很大帮助。”他所说的“逆向工程”,就是指对软件进行解密。

  战国策首席分析师杨群表示,“其实60万元的赔偿数额太少,与节省的重新研发、维护费用相比九牛一毛,不足以抑制地图盗版行为。”

  法院负责人则认为,此案审理结果体现了法律对新兴高科技知识产权保护的态度,起到示范作用。

  国内地图厂商

  不过,杨群认为,此案或许成为中国GPS导航电子地图行业的拐点。“国内的地图软件厂商太多了,在国外市场虽然有几百家企业在从事电子地图的测绘和生产,但能够为高端客户(即为汽车厂商、手机厂家、互联网)提供服务的地图供应商,在欧美市场只有2家,在日本市场只有3家。导航电子地图全球95% 的市场份额都被这5家厂商垄断。”

  最新资料显示,国内GPS电子地图产业规模至少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另外一份不完全统计显示,国内有一半以上的电子地图是盗版或者涉嫌侵权。国家测绘局则表示,其实现在经过审核通过,具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的厂商只有11家企业。记者了解到,市面上经营导航电子地图的企业实际上超过50家。

  地图厂商面临“洗牌”

  杨群预计,“导航电子地图在未来两年内将骤减,具体是2~3家,还是7~8家还有待观察,但肯定少于10家。”而一家上海的GPS硬件制造商也证实:电子地图在整个产业链中占的利润份额大概在10%到15%,软件所占份额15%左右,剩下的利润扣除运营环节,基本都是硬件生产商。所以地图厂商 “洗牌”是必然发生的。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