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所以领先,专注所以专业

作者:邢桂芬 发布时间:2010-09-01
分享到

 

 

 

随着荣威750、550、350系列的不断推陈出新,以及MG6的精彩亮相,上汽集团自主品牌让人们眼前一亮,4年左右的探索前进成就了飞速发展中的上汽自主品牌,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期待上汽的产品能像上海世博会一样,享誉海内外!

AI:请您介绍一下贵公司的GBOM系统,哪些新的需求使贵公司决定上马BOM项目?

吴钢先生:我公司的GBOM(GlobalBOM)是个全球/全局概念,其中包括了TcBOM系统和狭义的GBOM系统,两个部分的名称主要是因为产品来源不同,TcBOM是以Siemens PLM software(以下简称:西门子)的Teamcenter解决方案为基础的BOM管理系统,他们的人员帮助我们实施;GBOM是我们自己开发的,主要由自己的人员实施。两个不同的系统有着紧密的关联关系。

2005年以前,上海汽车集团的业务主要是合资公司的业务,即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合资公司的信息系统沿袭外方,例如上海通用使用的是西门子的“Teamcenter+UGNX”。2006年,上汽集团开始了自主品牌的建设,这时候上汽集团收购了英国罗孚的知识产权,计划设计、生产MG系列。在上汽技术中心,我们的PDM管理应用了Teamcenter系统。随着越来越多车型BOM数据的激增,也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情况和自主研发的发展需求,我们决定上马BOM系统.

我是在2006年从上海通用来到自主品牌,开始着手建设自己的信息系统,我们的四大系统,包括PDM、SAP、DMS和MES的建设是齐头并进,一起开发的。在系统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和挑战,但是我们都克服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得不承认合资公司的帮助,其成功经验为自主品牌贡献最大的是“人才的培养”, 我们团队每个人的路线图都很清晰,看问题的视野也会更高远一些。如果没有合资企业的经验积累,自主品牌的起步会比较艰难。同时,上汽发展自主品牌的信心、雄心、决心和强大的“势能”,也给这些人才提供了展示他们才能的巨大舞台。


图1 荣威350



AI:在解决方案选型阶段,是什么原因使得贵公司选择了西门子的Teamcenter?

吴钢先生:这也是有一些原因的,第一,我们看到了成功的经验。上海通用一直应用西门子的Teamcenter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定制开发,命名为“TCAE”(TeamCenter Auto Engineering),该系统在上海通用应用很成功。

第二,Teancenter中对于数模、配置和整车等方面的管理与我们自主品牌最初的技术想法很契合,我们也是从实际出发选择了Teamcenter。

AI: BOM的管理有哪些重要作用?请您介绍一下上汽集团信息系统部的团队及职责。

吴钢先生:对于一个汽车企业来讲,BOM的管理是贯穿整个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的,无论是研发还是后期的生产,BOM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没有系统企业也会进行生产,这话没错,但是效率和准确率只靠人工是得不到提升的,当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遇到瓶颈,这时候我们就会想到借助信息系统的帮助,也只有信息系统能够帮到企业。

我们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做荣威750的时候,用Teamcenter做PDM的管理,但后来随着车型的增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BOM数据。而且,我们知道,工程产品BOM面向工程研发,制造BOM要面向生产制造,这两者之间需要一个转换过程,继而把数据传输给生产执行系统。两个BOM系统都在描述这辆车,但是在结构等方面是不完全相同的,需要一个转换过程。所以,我们认为上汽技术中心需要一个管理BOM数据的BOM系统。


图2 荣威750



现在,我们上汽集团信息系统部有150多人,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应用系统,运维和业务规划。前期业务规划部门的工作是流程管理、项目管理等,他们做完计划,我们应用系统部门去实施,实施完成由运维部门来维护,之间如果有大的变动,应用系统部门还会继续参与进来。应用实施团队由业务分析、系统架构以及系统开发等技术人员组成。运维团队则由一线帮助台(HelpDesk)及数据中心管理等组成。

AI: TcBOM/GBOM系统跨越几个部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吴钢先生:在系统实现过程中,我们的确遇到了一些挑战。第一,研发系统的实施。没有东西可以借鉴,业务和IT部门都是在摸索,这也是自主品牌核心的竞争力。第二,BOM管理和上下价值链度是有关联的,涉及上下游很多部门,每个部门的认识不同,新系统要满足他们的要求,又要达到他们的期望。第三,就是产品本身,TcBOM的实施,我们是先行者,在过程中肯定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现在该系统上线后运转正常,我们初期定义的基本功能都已经实现。

AI: 贵公司实施该系统后取得了哪些效果?

吴钢先生:目前,上汽自主品牌的七大平台三十多个车型的产品数据和BOM都已在该系统中管理,系统支持了上海、南京、英国伯明翰三地的同步协同开发和三大生产基地的生产;并涵盖了上汽新能源汽车的协同开发需求。系统运行以来,已成为推动公司管理理念,规范优化企业流程,提高研发能力的基础平台。尤其在“上南整合”过程中,推动了上汽 “五个统一”理念的落实。随着系统的深化使用,上汽全业务链的核心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AI:TcBOM/GBOM项目已经成功上线运营,拉动了上汽自主品牌的生产。请问,该项目未来会拓展到更深、更广的领域吗?

吴钢先生:我们现在的BOM管理主要集中在工程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方面,未来要向两个方向延伸,第一,从乘用车向商用车发展;第二,向BOM的前后两端延伸。售后方面,我们要保证BOM里面的零部件信息都是最新的版本。因为往往是生产用的版本最新,而售后还是很旧的信息;前期方面,要从概念设计开始就管理相关的BOM数据。


图3 上海汽车基于协同&协作的IT系统架构



AI:上汽集团自主品牌现在拥有哪些主流系统?其信息系统框架又是怎样的?

吴钢先生:上海汽车的IT业务系统很清晰,我简单介绍一下主要的业务系统。从工程研发业务角度来讲,一个是我们的Teamcenter,即我们的PDM系统,除了Teamcenter,从BOM管理的方面,就是TcBOM和GBOM,两个系统承担不同的责任,TcBOM承上,GBOM启下。接着就是我们完整的SAP系统,我们的SAP系统和其他公司不同,叫做SAP IS-Auto(即“SAP Industry solution For Automobile”),是SAP专门为汽车行业定制的解决方案,做了很多功能的加强,这些功能在上汽公司已经完整地被使用了。生产计划、采购和销售等都包括在系统里。接着是我们的销售部分——上汽的DMS系统。最后是生产制造层面的MES系统,它和SAP有很紧密的集成。从大的方面来讲,上面的系统涵盖了我们的主流业务。

其他还有一些小的系统,比如质量分析系统、面向员工服务的系统等面向沟通层面的系统。

AI:商业化软件大部分企业“通吃”,但难满足企业自己的一些独特需求,二次开发极大适应了企业发展,但是久而久之,容易形成问题百出的“怪物”系统。请问对于商业化和二次开发,您持怎样的态度?

吴钢先生:我们本身拥有两大类的系统,一类是商品化软件。其中包括Teamcenter、TcBOM和SAP。我们在商品化基础上做了一定程度的二次开发,但是量不是很大,因为我们秉承,既然选择了商品化软件,过多的二次开发就丧失了我们选择它的意义。GBOM、DMS和MES系统是按照上汽的情况,在全新java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的。

关于商业化软件和二次开发的平衡问题,我还在上海通用的时候就开始研究,但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我觉得年代不同,答案也会有所不同吧。商品化软件是软件企业很多成功经验的累积,有很精华的东西在里面,有广泛的适应性。但是现在,市场竞争激烈,没有个性化的产品就注定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市场和企业的生存空间。

孰优孰劣没有标准,其实这只是一个平衡。如果说非要对这个问题有个结论,只能是在某些业务领域,像财务等比较标准化的业务部门应用商业化软件。生产制造等过程和企业的核心价值有密切关系的领域,可以按照自己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二次开发。

AI:您在信息化领域辛勤工作了十余年,经历了数个重大系统的建设,在这段时间里,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吴钢先生:我很幸运,自加入上海通用的时候就参与了当时系统的项目建设。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没有离开信息化领域。在这里,我想提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做IT系统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规划,不能今天需要一个功能,就贴一个“膏药”上去,明天又一个新增功能,无论你采用商业化的软件还是二次开发的,长此以往,系统越来越复杂庞大,成为蜘蛛网,使企业难于管理。

我们做IT,心里要对业务价值有很深的了解。在操作程度上,你要理解行业特性、企业的业务目标及战略,然后去制定计划,这个绝对不能是虚的,一定要心中有数。特别是IT高层,对于企业系统的构建一定要在脑子里有一个拼图,可能现在这个拼图还没有拼上去,但你一定要想到,将来业务成熟了怎么去实现这个拼图。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图,今天上马一个系统,明天又一个系统,人们一定会质疑,你们IT部门为什么总花钱?而且,若干年后,你会发现,你会为如何让现有系统正常运转而疲惫不堪。这时的系统就像一个病人,已经天天需要输液,而没有能力去干业务上的事情。

系统的建设和人的生命周期是一样的,一个系统从诞生开始,要经历它的生命周期,直到消亡。但是人们心里有个惯性思维,对于设计、开发注入很多精力,所有努力都是围绕它上线那天,觉得上线运作了就万事大吉。等系统上线了,就让它这么活着吧。其实,这如同婴儿在母体中孕育一样,之前需要足够的营养,但是他的出生也并不是终点,出生后麻烦事会更多,需要你给予更多关心。这就是系统生命周期的过程。我们要不断让系统更加健壮,需要主动去完善他。而且,不到衰退期的时候就要规划它的下一个系统。随着技术发展和业务发展,我们需要主动对系统进行生命周期的管理。

我希望上汽的IT系统发展是一个有规划的事情。IT管理层要有主动性,理解业务要做什么,然后制定系统规划,系统规划不能滞后业务发展,不能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