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沥青门” 本土豪车市场恐收缩

作者:本网编辑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04-01
分享到
据媒体报道,工信部在去年12月28日曾发布公告称,包括汽车行业标准在内的681项行业标准已被批准。而即将在今年6月1日实施的汽车行业标准中,就包括汽车用阻尼胶片标准。

大众DSG质量问题尚尘嚣未定,奥迪、宝马、奔驰三大在中国市场傲视群雄的豪车品牌也随之落马,央视关于三大豪车沥青阻尼片致癌报道瞬间将其推上风口浪尖。

面对质疑,奔驰和奥迪在沥青阻尼片的名称上做起了文章,奔驰表示使用的是“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而奥迪则称之为“改性石油沥青”。华晨宝马干脆将进口车一起“拉下水”,称其使用的阻尼片和进口宝马一致。

据悉,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已正式启动对上述三大厂商车用阻尼片的调查。

对于豪车品牌的闪烁其词,消费者并不买单。理财周报记者在走访中多次发现,许多消费者已经将预期购买的三大豪车品牌更换为其它品牌。

而随之被媒体曝光的一份来自某阻尼公司在2012年的供货资料表则显示,不仅仅是三大豪车,目前国内多款合资、自主品牌车型均在使用沥青阻尼片。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称:“中国市场上至少90%的国产车型,以及部分进口车型,都使用了沥青或沥青基的阻尼片材料。”

然而,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宋健教授则表示:“阻尼片材料属于一种传统工艺,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听到有人把车内空气质量的问题归罪于沥青阻尼片。”

神秘的沥青阻尼片

目前,市场上所有小轿车里都安装有阻尼片,主要起到减少噪声、减少震动的作用。以一辆车为例,需要贴阻尼片的部位有八到十二处,其中绝大多数都位于封闭的汽车驾驶室内,总面积约3平方米。

“由于沥青阻尼片具有良好的防震、降噪性,作为一个行业内的公开事实而非秘密,我国除个别高档轿车及大客车之外,多数轿车使用的都是以沥青为主的阻尼材料。”一位合资品牌技术负责人表示,而引发外界质疑的,正是沥青阻尼片中所含有的沥青成分。

据悉,沥青是一种棕黑色有机胶凝状物质,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以煤焦油沥青危害最大,国际上已将煤焦油沥青列为了致癌物。石油沥青则是原油加工过程的一种产品,业界多认为石油沥青的毒性很低。天然沥青则一般被认为无毒害。

据知情人士表示,除去一些供应商造价,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目前国产汽车普遍使用的沥青阻尼片应为石油沥青。

而且也并非仅有国内车企才在采用沥青阻尼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便表示,现在除了国内汽车企业,在国外生产的汽车也并未绝迹该材料的使用。

一知情人士表示,由于汽车的特殊商品属性,汽车上很多材料和设计其实是经过多年积淀才一直应用的,不然的话,可能会带来其他的技术风险和意想不到的问题, 所以尽管如同央视报道一般,在国外也存在一些其他阻尼材料,且“国外公司虽然早就开始进行研发非沥青阻尼片,并已经开始局部使用,但还没有进入全面取代的阶段。”

三大豪车的回应

据悉,自央视曝光沥青阻尼片的问题后,奔驰、宝马和奥迪已经开始进行自检工作。而上述三大豪车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发出的自查结果也在纷纷证明上述观点。

奔驰一家经销商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奔驰在全球范围内生产和销售的奔驰车均采用的是由同一供应商提供的统一标准的阻尼部件。该阻尼部件使用的是“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主要用于降低车辆噪音及减轻震动,该部件完全符合全球汽车申报物质清单标准(GADSL),以及更加严苛的梅赛德斯-奔驰内部质量标准。

梅赛德斯-奔驰材料试验所采用的温度远高于实际生活中的车辆行驶温度。该实验证明阻尼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驾乘者的健康产生潜在的或者事实上的危害。“我们保证在汽车生产的过程中不会使用任何对消费者健康有害的材料,同时也希望通过有关部门的调查能够对上述内容予以权威认可。”

而一汽-大众奥迪的客服人员则表示,国产奥迪车型和奥迪在全球范围(包括德国本土)生产的车型上都使用了“改性石油沥青阻尼片”,不是中央电视台节目中提到的含有致癌物质的“煤焦油沥青阻尼片”。

华晨宝马公关部有关负责人对理财周报记者称,华晨宝马所使用的阻尼片均为进口材料,与进口宝马所使用的阻尼片一致。且该人士强调,近几年来,华晨宝马收到的关于车内空气质量的投诉仅为极少数,宝马在全球范围内对汽车零部件均执行同样严格的标准。

然而,尽管三大豪车都在尽力试图挽回由央视报道所造成的损失,记者在调查中却发现,已有部分消费者因为对阻尼事件存疑而转而购买其他品牌。

在位于北京花园桥的雷克萨斯经销店,一位消费者即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自己刚刚摇中号,本来想好了要买一辆奥迪,但在看了关于阻尼事件的新闻后,决定换成雷克萨斯。

“本次曝光不会影响豪华车的整体销售,只会促使国内客户从本土产豪车转向进口豪车。”对此,LMC Automotive亚太区汽车市场研究总监曾志凌认为。

而据悉,目前最新的消息是,质检总局已正式启动对上述三大厂商车用阻尼片的调查。此外,除对车企生产车型的环保情况进行调查外,质检总局还将要求三大厂商自查自纠,并提供相关技术报告。

缺失的法规

在董建平眼中,“沥青阻尼板到底是不是车内异味的主要来源,现在尚未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但据媒体报道,在一份近百辆热销车型车内空气质量检测的报告中,半数车辆车内空气质量并不合格,这也说明目前国内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已确实不容乐观。

对此,一位自主品牌的负责人表示,与最近饱受关注的沥青阻尼片相比,也许消费者更应该关注汽车的内饰、皮质座椅、地板、车用香水等,“因为这些更是车内空气质量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该负责人表示,由于目前我国并无法规对汽车室内空气污染物进行强制性制约,只有《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且该《指南》只规定了有关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8种常见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限值,而车内空气中存在的挥发性有机物有上百种之多,包括烃类、醛类、酮类物质等。这就使我国的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存在先天性的不足。而在这种情况下,汽车企业对车内污染治理固然要承担第一责任,但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则已迫在眉睫。

而事实上,在去年两会上,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则已在其唯一一份提案中强烈建议,尽快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从推荐性指南上升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家强制性法规。

李书福披露,由于中国在车内空气质量方面的标准不够严格,不够强制,部分汽车公司在中国生产的汽车的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和车内所用材料的标准跟国外不一样。

他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建立权威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和发布机构,定期对市场上的新车空气质量进行抽检、发布,给予消费者系统、客观的车内空气质量信息,使消费者真正对车内空气污染有知情权。同时对于各地的检测机构必须要求通过国家的资质认证,能够出具国家认可和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

据媒体报道,工信部在去年12月28日曾发布公告称,包括汽车行业标准在内的681项行业标准已被批准。而即将在今年6月1日实施的汽车行业标准中,就包括汽车用阻尼胶片标准。

据悉,该标准适用于以改性沥青为主体材料制成的,用于车身不同部位的阻尼胶片。这一方面说明未来改性沥青阻尼片仍将获得认可。但另一方面,这一以非强制性法规形式出现的标准能否对沥青阻尼片行业形成约束力却将再度令人产生疑问。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