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十大新闻

文章来源:弗戈工业在线 发布时间:2014-12-31
分享到
2014年是中国汽车行业深化调整、蓄势发展的一年,也是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变化多端、竞争加剧的一年。年终之际,AI《汽车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杂志对一年来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要事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

2014年是中国汽车行业深化调整、蓄势发展的一年,也是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变化多端、竞争加剧的一年。年终之际,AI《汽车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杂志对一年来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要事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

博世第1亿套电子稳定程序ESP®下线

2014年4月,博世第1亿套电子稳定程序ESP®下线。自1995年投产以来,ESP®已经成为继安全带之后最重要的汽车安全技术。当车辆行驶于湿滑路面或高速转向时,ESP®能够帮助车身保持稳定,从而预防侧滑事故的发生,避免产生严重后果。新一代的驾驶员辅助系统正进一步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不需要驾驶员的干预,ESP®执行制动操作,这意味着额外的安全和舒适功能可以更加轻松地安装到已经配备ESP®系统的车辆上。在全球,约55%的新注册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装配了ESP®,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强制要求新车安装ESP®:在欧洲,所有在2011年10月后新上市的车型都要求装配ESP®;而自2014年11月起,ESP®将成为欧盟国家所有新注册车辆的标准配置。

延峰与江森自控共建全球最大内饰公司

2014年5月18日,上汽集团旗下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与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汽车内饰业务全球合作框架协议。根据约定,双方将在上海自贸区组建延锋持股70%、江森自控持股30%的全球性汽车内饰合资公司。新的合资公司将实现仪表板、副仪表板、门板、座舱模块、控制台模块等汽车内饰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设计、制造和销售,面向中国、北美、欧洲、南非、东南亚等区域在内的全球整车客户,预计年营业收入将达到75亿美元,利润率6%,有望占据全球汽车内饰15%的份额。

VAMA汽车板项目在华投产

2014 年6月15日,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VAMA)汽车板项目在湖南省娄底市正式投产,今后将向中国市场提供最先进的中高端汽车板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汽车钢材行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VAMA由全球领先的综合性汽车与矿业公司安赛乐米塔尔和中国钢材产品综合服务商湖南华菱钢铁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总投资52亿元人民币(约合8.32 亿美元),年产量约150万吨。VAMA所生产的产品几乎覆盖了整个先进汽车板系列,包括冷冲压用钢、热冲压用钢和热轧汽车板,其中包括抗拉强度高达 1200MPa的先进高强度钢材 (AHSS)和超高强度钢材 (UHSS)及抗拉强度高达1500MPa的用于热冲压成形的硅铝涂层钢Usibor®1500等。

电装加强中国本地化研发能力

2014 年7月18日,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技术中心开业典礼在上海莘庄工业园区内隆重举行,电装将以此进一步强化在中国的本地化研发能力。该技术中心的职能是主要负责中国本土的技术开发,并针对中国需求将日本本社开发的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进,同时还将参与电装全球的技术开发项目。据了解,新技术中心除了设有研发设计部门外,还设有统括中国所有生产公司的生产推进部门,以及供售后服务人员和维修店现场技术人员进行学习修理和产品维护的售后服务中心。此外,新技术中心还设有负责华东地区销售的上海分公司以及统括全国销售的营销企划本部,今后将积极推进“技术-销售一体化”。

12家零部件企业遭反垄断处罚

2014年8月6日,发改委完成对日本12家零部件企业价格垄断的调查工作,并于两周后公布了处罚方案,对日立、电装、爱三、三菱电机、三叶、矢崎、古河、住友等八家零部件企业处罚8.3亿元,对日本精工、不二越、捷太格特、NTN等四家轴承企业处罚4亿元。这是我国反垄断部门迄今为止开出的最大罚单。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1月至2010年2月,日立等八家零部件企业在日本频繁进行双边或多边会谈,协商价格并达成订单报价协议并予以实施。2000年至2011年6月,日本精工等四家轴承企业在日本组织亚洲研究会,在上海组织出口市场会议,讨论亚洲地区及中国市场的轴承涨价方案、涨价时机和幅度,交流涨价实施情况。

零部件企业纳入召回体系

2014 年10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将零部件生产者纳入召回体系。该规定要求汽车零部件生产者应当向质检总局报告所获知的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相关信息。质检总局和受委托的省级质检部门开展缺陷调查,可以进入生产者、经营者、零部件生产者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调查。此举可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健康规范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研发水平,使企业发展与当今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相结合。同时,促进零部件企业提高自身要求,提高产品安全性与可靠性,把质量隐患降到最低程度。

大陆第22个在华生产基地落成

2014 年10月14日,大陆集团宣布其在中国安徽省芜湖市的第二家工厂,即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据悉,这是大陆在中国的第22个生产基地,体现了大陆致力于实现‘扎根市场,服务市场’的目标。新工厂初期投资额3300万欧元,将于2015年第一季度全面投入运营。新工厂位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12万m2。首期车间面积46000m2,包括生产运营部、研发中心、试验室及仓库等,主要以仪表和人机界面产品为业务核心。到2015年底,新工厂员工将达到1500人,其中包括约215位研发工程师。到2015年底将建成42条生产线。

诺贝丽斯中国工厂正式投产

2014年10月21日,诺贝丽斯(Novelis)宣布其常州工厂暨中国首间汽车铝板热处理制造厂正式竣工投产,标志着诺贝丽斯成为惟一一家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主要汽车生产区域拥有制造汽车铝板能力的供应商。据了解,该工厂分两期实施。一期总投资14780 万美元,建成年产12万t汽车车身专用高端铝板,为项目二期奠定基础,计划先实施1.5期项目——建设20万t的铝循环回收利用与熔铸中心,利用高品质的铝锭分类、熔炼等先进技术,实现汽车车身专用高档铝合金材料及其他高端铝材的循环利用。二期总投资预计将超过10亿美元。今后,该工厂将为亚洲以及海外市场的汽车制造商提供应用于轻量化汽车结构和车身围板的高品质铝板。

“G20”重启零部件小巨人计划

2014年11 月18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宣布成立“中国汽车零部件技术创新组织(G20)”。“G20”由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浙江亚太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航盛电子有限公司等20家零部件龙头企业组成,通过凝聚全行业的力量,整合产、学、研、用各种优势资源,在汽车产业链上建立“横向关联化、纵向一体化”的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推进零部件技术创新发展,实现全行业联动增长。除入选的20家企业之外,北汽、上汽、广汽、一汽等整车企业也积极给予支持。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四基”全面落后,关键技术领域均被外资企业垄断,而“G20”的成立有望通过集中帮扶20家龙头企业带动中国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采埃孚收购天合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2014年11月25日,德国采埃孚集团(ZF)和美国天合汽车集团(TRW)共同宣布,采埃孚以1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天合全部股份。这是近10年来,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最大的并购案,也意味着分列2013年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第9位、第14位的采埃孚和天合,将组成总收入超过410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德国博世、日本电装、德国大陆等零部件行业巨头成为同级别的竞争对手。收购完成后,采埃孚在中国和美国的销售收入均可实现翻番。同时,位于上海的采埃孚亚太研发中心和天合亚太研发总部的整合,将形成一个超大规模的研发团队。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