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消保委暗访70家汽车经销商

发布时间:2016-06-12
分享到
6月6日下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汽车销售价外收费消费体察的情况通报。宝马、奥迪、起亚、通用、日产、荣威等约30家汽车经销商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6月6日下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汽车销售价外收费消费体察的情况通报。宝马、奥迪、起亚、通用、日产、荣威等约30家汽车经销商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上海市消保委围绕中消协2016年“新消费 我做主”年主题,结合日常投诉热点,于4月28日至5月12日开展了汽车销售价外收费消费体察,旨在了解4S店在汽车销售过程中收取的各类费用情况。

发布会现场

汽车销售服务表里不一 打闷包现象普遍

消保委汽车专业办工作人员介绍了暗访的相关情况:该活动由市消保委统一抽调各区县消保委工作人员及志愿者,选择25个上海市场主流的汽车品牌,对 4S店开展抽样消费体察,模拟消费者到店购车洽谈价格环节,比较厂方指导价与实际销售价格的差异及销售环节中的各类收费情况,内容包括:收费项目,收费价格区间,收费提供服务内容,是否强制收费等四个方面。

此次活动,暗访70家经销商销售服务情况,可以发现汽车销售服务表里不一。虽然表面上服务态度较好、流程规范,但是对于一些价外服务费用的收取及服务内容,则回答的比较含糊。打闷包现象普遍存在,价格不透明,收费名目繁多,服务名不副实,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仅10家价格明示 占调查总量不足15%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此次活动暗访了70家经销商销售服务情况,通过反馈,不难发现消费者是无法直接通过经销商报的裸车价来对比销售价格。能做到价格明示的(即厂家车辆指导价与销售价格相一致的)有10家,仅占此次调查的14.28%,85.72%的经销商在指导价及实际售价间存在较大水分,造成消费者无法客观比较价格。绝大多数4S店在销售中价格完全不透明,只有到签合同的时候消费者才能搞清楚大概要花多少钱。

强制消费、捆绑销售 变相收费普遍存在

据了解,在实际询价的体验中,仅有11家4S店不收取除保险费、购置税外的其他各类费用,其余59家经销商存在不同程度地加收费用的情况。

在本次活动中,发现了变相的强制消费和捆绑销售的情况,比较明显地反映在高端品牌上。销售人员在与消费志愿者洽谈时就表示如果不在4S店购买装潢的话,就不能享受车价的大幅优惠,意味着消费者不买装潢就不享受车价优惠,消费者为了享受车价优惠变相地被收取额外费用。

除此之外,在这次暗访活动中,还发现存在侵害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情况,在车辆销售中巧立名目变相加价。在消费志愿者询价的环节中,消费志愿者支付除车价、保险、购置税外,还被要求支付各种名目的价外收费,如上牌服务费、杂费、综合服务费、管理费、报备费、检测服务费等诸如此类的收费。

当消费志愿者在询问有关项目收费时,销售人员直接或者较为含蓄地表明服务费包含的内容是PDI检测费、出库费、销售人员提成等。而在2014年时,市消保委、市价检局就PDI检测费已经约谈宝马汽车供应商及在沪经销商,指出PDI属经销商在商品交付前的应尽义务,不应以此为由向消费者收取费用。而实际的调查过程中,PDI检测费的收费名目由“PDI检测费”变为了“检测服务费”或“杂费”。

消保委表示,汽车销售价外收费现象已成为行业潜规则,希望通过此次体察,敦促主机厂及4S店改变做法,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瑞锦别克、锦江汽车、世之沃汽车等参会代表均表示非常重视消保委提出的种种问题,将严格查实并进行整改。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