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
开发无人驾驶技术的道路常被称作是一场车赛,这么说一点都没有错。现在几乎所有大型汽车制造公司,大量独立供应商都在卯足劲争分夺秒地开发无人驾驶汽车。
别看这场竞赛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终点是什么样我们还不得而知。大家都以为,第一个成功制造出完整无人驾驶汽车的一方将包揽全部的奖励,而且还会借着这股改变市场的大浪,成为整场竞赛的大赢家。
虽然这个观点过于片面,却也多少有些真实,毕竟现在的市场大局未定,每个行业中崭露头角的优势都可能会成为今后的大势。不过,笔者认为,这场竞赛最后的终点,还远不止于谁先投产,真正的赢家肯定是以最廉价的产品取胜。
1、无人驾驶的背景
无人驾驶车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易懂,可细说起来又比较模糊,人们对无人驾驶车有许多期待。毕竟现在这个世界中,有成千上万的车,在一些有限条件下,都能够自行驾驶。其中,在人类司机反应过来之前触发的自动紧急刹车功能,越来越普及了,并且已被证明能够减少车祸,救人一命。
特斯拉的AutoPilot或尼桑的ProPilot Assist,都属于先进的车道偏离警示系统(LKA),虽然它们还只是无人驾驶技术的冰山一角,但却预示了广阔的未来市场。还有,别看Youtube上有许多不要命的人,上传了自己不用手开特斯拉的视频(就连高调的特斯拉CEO马斯克在CBS今晨上都不用手开),真正开这种车的司机还是不能不看路和握把,也就是说,全自动驾驶车还没出现。
而在本文中,笔者将讲到的是,可以允许用户上了车,说出地点,睡一觉,或者看场电影,工作一下之后,就到了的那种车。用业界说法,实现这种功能的车属于SAE标准的5级,不过4级的车,在某些地理环境或天气状况下也能提供相同功能。(注:SAE标准,0级为无自动化,1级为驾驶员辅助,2级为部分自动化,3级为有条件自动驾驶,4级为高度自动驾驶,5级为完全自动驾驶)
不过,多亏了谷歌子公司Waymo的技术,真正不需要司机的无人驾驶车也将在年底面向市场上路了,不过可能和大家想象的还有些差距。
2、优势
之前,美国汽车协会(AAA)的一份研究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其实是害怕自动驾驶车的,那为什么还要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呢?原因当然是不胜枚举,下面我们列举了这项技术比较突出的一些优势:
安全:毫无疑问,自动驾驶汽车必须安全才能上路。人类不自己开车会没有安全感,可是考虑到去年在美国因车祸死去了4万人,其中9成事故的主因都是人为失误,未来无人驾驶技术显然可以帮助减少事故几率。
老人出行:退休之后还能开车很是风光,可惜许多老人到了年龄不得不注销驾驶证,而这一不便可以由无人驾驶汽车解决。
家庭出行:这一点很容易解释,想一想如果一辆无人驾驶车能代替家长接孩子回家,这该有多方便?
效率:自动驾驶汽车比人类司机更有效率有各种原因,比如加速和刹车更平稳,从而提高燃油里程数,更省油。自动驾驶也能够减少堵车的情况,因为自动驾驶车不会像人一样在马路上围观,造成通勤交通堵塞,当然也是因为自动驾驶出车祸的几率小。
压力:被困在路上了难受吧?可你要是能安然在车里看电视剧等交通疏通,那你可就没啥压力了。
3、成本
对了,全面的分析报告当然少不了要聊到无人驾驶的成本咯。目前,自动驾驶汽车成本高昂主要是因为传感器的价格,而大家也一致认为车上搭载越多传感器越好。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传感器类型:
成像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其实就是在可见光下工作的摄像头,代替人看路。现在有许多种车型,在挡风玻璃上都内置了基础成像传感器,可以提供车道偏离警示和巡航功能。
雷达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会释放辐射脉冲,利用反社会的雷达信号识别物体的立体外形,这种传感器也在巡航系统中越发常见了。雷达传感器的好处就是,雷达信号就不受天气影响,而且雷达传感器价格实惠,只是提供的分辨率相对较低。
LiDAR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会发射出一个激光场,并且测量从车四周得到的反馈信息,从而画出一副合适的3D地图。LiDAR扫描的结果最细致,但是扫描范围有限,价格昂贵。
声呐传感器:没错,无人驾驶技术也会用上声音传感器,目的是用来帮助检测死角,以及自动停车。
最理想的结果,就是无人驾驶车能够拥有以上所有传感器,并且每样不止一个,保证最大程度的安全。不过,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一辆车上无法搭载世界上所有的扫描仪与成像器是有原因的,下面就来介绍两种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比较简单,就是因为不美观。当然,笔者并不抗拒坐特别丑陋的巴士或者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也并不反感Waymo的自动驾驶面包车(看起来好像戴了尖顶帽,身上好几个蜂窝)。但要是让笔者花钱买一辆这种车,可就要考虑考虑了,估计大家也都是一样的想法。好消息是,Velodyne(LiDAR传感器供应商)等公司的传感器组件的提醒在不断缩减,以后变成肉眼看不到都是有可能的。
此外,自动驾驶车不应该全副武装所有传感器的第二个理由,也是最讨人厌的理由:成本。汽车制造商应该会对传感器价格闭口不谈,但是激光,雷达,成像和声呐传感器,再加上加强版GPS接收器,和用来计算所有数据的强大内置超级电脑,这些加起来的价格,往往能是车本身标价的好几倍了。想一想,自动驾驶汽车的原型上搭载的硬件都要价值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6万)了。
2016年的时候,Waymo的CEO John Krafcik在北美国际车展上,带着全新的克莱斯勒Pacifica自动驾驶小面包车亮过相,不过比这更重要的是,他承诺将Waymo的自动驾驶传感器系统价格定在7500美元(约合5万人民币)以下。如果这一点真能实现,那将会是市面上最低的价格了,不过Waymo还是要将英特尔提供的超级电脑成本考虑进去,至少要花费几千美元。
今年五月,英特尔签署了一项合同,使Mobileye成为欧洲汽车制造商的800万辆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Mobileye的CEO Amnon Shashua承诺过更低的价格:所有的传感器加上计算能力加起来,控制在8000到12000美元之间就足够了(约合5万人民币到8万人民币)。目前Mobileye的自动驾驶车,依靠的是廉价摄像头,每只摄像头成本在10美元到20美元(约合66到132元人民币)之间。不过,最终的成品车还是会搭载LiDAR和雷达传感器。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特斯拉公司,只有这家公司在卖所谓有无人驾驶功能的车给消费者。购买特斯拉Model 3的买家,可以多加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3万元)选择加强版Auto Pilot功能,还可以再加3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万元)购买所谓的“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可惜,Model 3的上市日期还未确定,而且行业专家也对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车持机器怀疑的态度,他们害怕没有LiDAR扫描功能,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车不一定能提供真正安全的无人驾驶体验。
当然,即使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车很成功,让很多垂涎自动驾驶车的消费者接受这8千美元的额外开销还是很难的。还好,并不是所有自动驾驶车都这么贵的。
4、商业模式
Waymo这样的公司不想造车是有原因的,参考马斯克的状况就知道了。就算不提制造难题这一点,也无法忽视自动驾驶系统不菲的价格,也就是说如果Waymo造车,也没什么人能买得起。
因此,Waymo没有造车,而是今年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与优步或Lyft合作推出了一项服务。目前服务的细节还很少,但已知Waymo将为个人提供点对点运送服务。优步光2017年就提供了至少40亿次快车服务,预先投钱与Waymo合作也不成什么问题。这项服务对优步和Lyft来说很诱人,因为,虽人力司机增多,快车服务的规模也会随之快速扩大,而无人驾驶车将解决这两家公司目前面临的许多问题,例如司机背景调查(2017年优步曾因此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被罚款890万美元),就业权(2015年正式工/合同工问题)以及最迫切的问题,收益。
即使假设每辆无人车每天跑24小时,花费大概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万元),这个价格完全可以替代人类司机的工资开销。
5、逐底竞争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不久后就会出现无人驾驶车了,那住在其他地方的我们怎么办?目前,大家都在等着看,哪家汽车制造商,在拼尽全力投资,研发,雇佣专家制造无人驾驶车后,能够率先在市场上推出无人驾驶技术的传感器。鉴于Mobileye提供的传感器系统相对廉价,而且该公司已经于全球主要汽车公司建立合作,那么将来在无人车市场上的大赢家没准是供应商而不是汽车制造商。
因此,根据Mobileye预估的价格,我们可以假设第一款正式无人驾驶车将需要额外花费8千到1.2万美元。那么,这对于许多奥迪A8,奔驰S级或者宝马7系的车主来说都不算是事儿,笔者很期待看到新一代00后喜欢无人驾驶车的富人是怎样接受这项科技的。
不过真正有趣的部分还在以后,巡航系统在20年前登陆奔驰S级时,当时需要花费2800美元(约合人民币1.8万元),相当于现在的4200美元(约合人民币2.8万元),而现在已经成为了基础款丰田花冠的标配。由此可见,无人驾驶汽车也会出现这种直线下跌的价格走势,不过应该会很快,因为需求量会更大。
当然,即使是相对昂贵的LiDAR传感器在大量生产之后也会降价,随后英特尔、NVIDIA和高通等公司的适用于自动驾驶的处理芯片也会逐步推进。之后,在大量预先调查与开发的成本终于付清后,算上使用无人驾驶车从汽车保险公司得到的优惠,综合下来,无人驾驶系统价格将会非常实惠。
无人车市场的未来将会如何?如果大家发现使用车的9成时间都在里面闲坐,不值得投资,汽车市场会崩溃吗?还是说,无人车会成为一个新的赚钱机会,人们可以派自己的车接送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赚钱?更重要的问题是:有了无人车,我们在路上剩下这么多时间该用在何处?要想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