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的科技变革翻天覆地,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需要创新开发,满足不断提升的行业要求或全新的客户需求。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金属零部件供应商之一,也是全球热冲压成形技术的领导者,海斯坦普集团(Gestamp)致力于在车身和底盘等领域研发更加安全、更轻量化的技术和产品,以满足全球汽车市场的变化,尤其是电动出行的美好未来。在2025上海车展上,海斯坦普以"不止于行,不缚于境"为主题,展示了从一体化白车身到电动底盘,从电池盒到结构件的创新解决方案,助推汽车电气化的深化发展。

海斯坦普集团执行主席Francisco J. Riberas在展会期间对记者说:“作为一家西班牙的公司,海斯坦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一家拥有全球网络的国际化公司,分支机构和业务遍布全球。目前,我们已在全球24个国家布局了115家生产基地和13个研发中心,服务于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行业变化不断,我们创新不止。”
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海斯坦普打造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高性能综合解决方案——从概念设计到生产制造,成为了引领技术发展风向的行业标杆。据了解,目前全球汽车行业中的前16大汽车集团都选择信赖海斯坦普,在全球范围内采用其零部件的车型超过800款,这足以证明其行业影响力。
国际化领先企业的中国答卷
海斯坦普以全球化和本地化双核驱动战略,努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这一商业模式助力海斯坦普发展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汽车制造商的合作伙伴,为其提供高技术含量的汽车金属零部件产品。
在全球战略布局中,中国市场已发展成为海斯坦普全球业务的重要基石。Francisco J. Riberas强调说:"中国始终是海斯坦普的核心战略市场。我们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能够为中国的客户带来全球领先的解决方案。我们的中国业务发展非常稳健,在全球业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自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海斯坦普通过持续投资践行承诺,先后建立了13个生产基地和2个研发中心,在上海和昆山的这2个研发中心既可以为本地化品牌提供产品和研发,也可以为本地品牌出海,甚至于全球性业务做支持。此外,海斯坦普与北汽集团子公司海纳川组建的合资公司,也是服务本土车企与国际品牌的双向桥梁。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引领全球的形势之下,我们也特别加强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满足飞速发展的中国市场需求,帮助中国本土品牌的发展,当然也完全能够帮助国外汽车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助力中国品牌车企出海,走向全球市场。” 海斯坦普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Antonio López介绍说。
从热冲压领导者到电动化革新
电动化是全球汽车行业大势所趋,中国新能源汽车更是独领风骚引领全球。对于海斯坦普而言,电动汽车市场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近些年,其研发团队正专注于创新开发适配电动汽车的一系列技术和产品,为汽车行业客户提供更加安全、更加轻量化且更加可持续的电动汽车零部件设计方案。
此次上海车展,海斯坦普展示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重点包括新一代白车身Ges-Gigastamping™、多驱动复合型前副车架(Multipath Platform Concept)、Highpertube高碰撞性能管梁、集成型连杆转向节(Advanced Tie Blade Knuckle Ges-Blade)、电池盒解决方案Ges-Enubox®等,旨在显著提升汽车零部件的强度与耐久性,同时实现轻量化和更高安全性。
1、Ges-Gigastamping™:面向未来出行的新一代白车身零部件家族
Ges-Gigastamping™是一项创新型一体化白车身,通过超大型一体化热冲压理念,将传统的多个分散部件整合为一个整体单元部件,在提升安全性能的同时实现整车减重。除大幅缩短生产与装配时间外,Ges-Gigastamping™更能优化材料使用率。
该产品系列还包括Ges-DoorRing™一体式门环、Ges-OnePieceFloor™一体式前地板和 Ges-RingFrame™一体式地板环等车身组件。
据海斯坦普集团技术与创新总监Ignacio Martin介绍,这项融合了安全性提升、轻量化设计、成本优化及碳排放降低的革新技术,正为未来出行树立全新行业标杆,为整车制造商提供极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2、底盘系统:以创新科技实现轻量化、安全性、舒适性与成本的最优平衡
在底盘系统开发领域,海斯坦普推出了多驱动复合型前副车架。该平台旨在适配多种动力总成,包括内燃机(ICE),插混(PHEV)、纯电(BEV)以及增程式(REEV)电动汽车。这一方法采用单一底架设计,简化了设计过程并减少零部件数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制造效率。
在此次上海车展上,海斯坦普还重磅展示了其最新底盘创新成果之一——Highpertube高碰撞性能管梁。该高端工程解决方案采用高强度管状材料打造,能显著提升车辆发生碰撞时的安全性与行驶性能。通过应用液压成型技术(hydroforming)等尖端制造工艺,该产品不仅提供顶级品质,同时实现出色的成本效益。
除了以上创新,海斯坦普首次推出了先进集成型连杆转向节。这是一种采用高强度钢材制成的底盘部件,通过先进的焊接技术进行制造,从而简化了生产工艺流程。此项创新大幅减轻了组件重量,改善了悬架系统性能,并优化了生产成本。

3、Ges-Enubox®:尖端电池安全系统解决方案
为应对车辆电动化的日益普及,海斯坦普正在加强其对技术与创新的承诺。在本届上海车展上,该公司首次推出了其自主研发的电池盒解决方案——Ges-Enubox®,这项突破性的设计结合了安全性、轻量化与成本优化,将所有关键性能集于一体,标志着结构设计的新里程碑。
该架构的核心组件是电池盒本体——一款集成托盘与盖板等高精度部件的系统化产品。其设计可适配各类电池技术及特殊需求,在确保极致防护的同时,实现重量与效率的双重优化。这些解决方案均通过针对主机厂需求的持续共创流程开发而成。
4、结构件:为安全与舒适打造的创新设计
在上海车展上,专注于结构件开发的海斯坦普子公司爱德夏展现了其在研发先进汽车部件方面的领导地位与承诺。
据海斯坦普子公司爱德夏机电系统研发总监Jochen Bals介绍,爱德夏中国团队主导开发的电动滑动门系统,集成了定制软件,可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或语音命令进行控制,简化了车门的开闭过程,旨在提升车辆用户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此外,该系统还配备防夹安全功能,能在任意位置即时停止车门运行,通过先进技术显著增强了乘客的保护。系统还引入了三段式轨道(TPR),通过减少重量、降低制造成本以及缩小公差来简化生产流程。这一创新设计不仅优化了制造效率,还为电动滑动门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金属科技铸就汽车安全骨骼
尽管特斯拉引领的一体化压铸风潮席卷行业,但海斯坦普仍选择差异化路径——模块化的集成设计,并赢得了诸多客户认可。
所有这一切,均得益于海斯坦普高效、具竞争力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先进制造工艺,能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助力汽车行业的技术变革和智能电动趋势发展需求。
海斯坦普集团技术与创新总监Ignacio Martin强调说:“我们为白车身和底盘的高强钢材料和安全结构注入了更多的安全考量的因素,车辆一旦发生紧急碰撞的时候,能够提供更多的车辆安全保障。与此同时,我们在制造过程中还采用了先进的工艺,提升了生产效率,优化了成本和装配时间的同时,成功实现了零部件减重,但这些完全不牺牲安全性,所有的创新突破都正在推动电动出行新时代的发展。”
面向未来,Ignacio Martin最后透露,海斯坦普未来三年将重点布局三个方向:AI赋能的制造,在质量控制与设计优化中应用机器学习;进行跨系统融合,开发同时满足车身、底盘与电池包需求的超级材料;全球协同,依托中国研发中心加速技术迭代,支撑欧洲车企电动化转型。
从传统汽车到电动汽车,海斯坦普用金属科技诠释了"隐形冠军"的进化论。其成功密码在于:不断突破材料科学的极限。
正如海斯坦普展台上那台解剖车所展示的——未来汽车的竞争力,不仅在于智能化的算法和功能,更在于那些沉默不言却至关重要的金属骨骼。海斯坦普正以"钢铁之躯",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电动出行革命铸造驾乘安全的坚实基座。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