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全球业务总裁 刘大伟
AI汽车网讯(报道:李子豪)3月28-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北京隆重召开。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全球业务总裁刘大伟在"商用车可持续发展论坛"主题论坛上,以《发展超快充产业生态,推动商用车新质生产力》为题发表演讲,提出"液冷兆瓦级超充技术将重塑商用车补能经济模型",并宣布启动2000公里疆煤外运超充走廊建设计划。
刘大伟指出,2023年中国新能源重卡销量突破2.5万辆,渗透率同比翻番,但补能体系滞后严重制约发展。"商用车日均运营里程超400公里,传统换电站单度电服务成本高达0.8元,土地与电力资源制约更将综合成本推高30%。"他对比数据称,兆瓦超充站五年TCO成本较换电站低40%,度电服务费可压缩至0.35元。华为实测数据显示,搭载液冷超充技术的重卡在临沂-青岛280公里干线实现单次补能20分钟续航400公里,较燃油车运营成本下降52%。
针对商用车多元场景需求,华为推出全栈液冷超充解决方案:双枪同充架构支持480kW-1.4MW动态功率调节,兼容1C至4C电池系统。测试表明,400度电重卡在720kW功率下30分钟满电,兆瓦级设备可进一步压缩至20分钟。"这不仅是充电速度的革命,更是全生命周期成本的重构。"刘大伟强调,设备向下兼容特性破解车型迭代难题,现有0.5C车辆仍可保持1小时补能效率,为车企技术过渡提供缓冲空间。
基于全国12个试点场景数据积累,华为宣布2025年超充网络建设目标:打造100条500公里以下短途干线、3条800公里级中长线路,重点突破疆煤外运2000公里超充走廊。"煤炭运输对成本敏感度最高,度电成本每下降0.1元,全行业年增效超50亿元。"天津港短倒场景实测显示,超充站土地利用率较换电模式提升3倍,单站日服务能力突破200车次。云南弥渡-下关山地线路验证设备在海拔2800米、温差40℃环境的稳定输出能力。
刘大伟透露,华为乘用车超充网络已部署超5000个液冷终端,设备复用率达78%,为商用车技术迁移奠定基础。"就像高铁轨道承载不同车型,超充生态需要车企、电网、运营方协同创新。"他呼吁行业关注"充电即服务"商业模式创新,通过V2G峰谷套利、光储充一体化提升资产收益率。华为测算显示,超充站叠加储能系统可使投资回收期缩短至3.8年,较传统方案提升42%运营效率。
随着兆瓦级充电国标即将落地,中国商用车电动化正从"政策驱动"转向"经济驱动"。刘大伟表示,华为将开放超充平台接口,与主机厂共建智能充电操作系统,通过数据互通优化车辆能耗管理。这场由补能技术引发的运力革命,或将重构全球商用车产业竞争格局。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