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植根在中国

访上海悠佩输送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Uwe Pietsch先生

发布时间:2010-07-13
分享到


 上海悠佩输送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Uwe Pietsch先生

德国UP输送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悠佩输送设备有限公司虽然是刚刚成立的新公司,但对于我们来说,他们并不陌生。因为这是我们的老朋友——工业自动化输送技术专家Uwe Pietsch先生一手创办的。

AI: 请简单介绍一下UP和UP中国子公司的情况,公司的主要产品和服务范围是什么?

Pietsch先生: 2004年,我们先在德国成立了UP输送技术有限公司,紧接其后又在上海成立了子公司,即上海悠佩输送设备有限公司。虽然从性质上来说UP是一个年轻的公司,但从其实质来讲,UP则是一个成熟的公司。我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们UP德国公司的技术人员都曾为中国的许多大型项目做过设计和规划,熟悉中国的技术标准和原材料供应情况;我们的技术支持人员都具有在中国的多年现场指导经验,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国情,善于和客户及分包下属厂家进行沟通协调。而UP上海公司则更是汇聚了一批中国输送系统领域的优秀人才。

这些年来,我本人亲自参与管理过许多中国的大型项目,对中国市场有着深切的体会。我们能够让欧洲的技术以最经济、最合理的方式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我们知道哪些技术还有待改进。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目前及今后的方向都将是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为此,我们进一步优化了设计方案。我们的产品结构节省了原材料,简化了安装程序,并缩减了今后可能发生的维护费用,而工作强度和使用寿命与目前市场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绝对的优势。

迄今为止,我们刚刚完成了对滚床和悬挂轨的产品优化,今后还将逐渐进行对皮带输送机、转台、升降机、链式输送机等产品的优化改造。  

AI: 先进输送技术在生产制造中的推广应用,给汽车制造业带来的收益是什么?

Pietsch先生: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先进的输送技术应是实用的、精简的,能最大程度满足客户对于车型和厂房的改造要求,甚至便于车间维修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自行更换重要部件。很显然,这种技术的推广能大大节省直接的设备成本、人员成本及今后的维护成本。相比之下,精简的输送系统不仅一次性投入少,而且在今后使用过程中的投入也会相应减少。

AI: 汽车制造工艺多种多样、专业化程度要求很高,作为装备供应商如何才能为汽车制造业的用户提供最佳的输送解决方案?在此,请谈谈您的心得体会。

Pietsch先生: 输送设备基本都是非标设备,装备供应商要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因此,工艺的繁复程度和自动化程度的高低都直接取决于客户自己。当然好的装备供应商即使面对再繁复的工艺也应该有能力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做出最精简的实现方案,而最精简的方案往往也是最适用的。这需要设计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

UP的优势在于我们的人员具有深厚的欧美输送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在中国的现场实践经验,知道哪些先进的欧洲技术由于结构太过复杂,目前在国内尚无法制作和安装;知道这些技术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代替,从而实现同样的功能,同时不存在制作和安装上的困难。 

AI: 谈到“德国优异的输送技术及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UP将如何使之在中国变为现实?

Pietsch先生: 面向中国市场,UP公司立足于更大的国产化。德国的技术是指导,是质量的衡量标准。目前,中国已涌现出的一些配套公司,他们的产品是相当不错的。只要我们强调我们的设计要求,严把质量关,我们就能够确保我们的产品与欧洲的同类产品相比较不会有多大的差别。一般来说我们的国产化率在80~90%左右。

另一方面,我们在项目上尽可能减少使用德国人员。德国人员只用于进行设计和项目管理,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人工费用。我们自己的电气工程师非常了解欧洲的电控技术,这使得我们完全有能力和中国的电气公司合作,不必要每个项目都选择国外的电气公司。而从组织结构上来说,由于我们的人员编制非常精简,也意味着管理费用的降低。我们希望以精简的组织结构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最直接的、最迅捷的服务。  

AI: 从UP的公司简介中我们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植根在中国”,在此,您能否为我们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含义?请谈谈UP的中国市场战略。

Pietsch先生: 中国是个很大的市场,非常有活力。汽车工业其实在中国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但已经历了从辉煌到低谷再到平稳上升的阶段,这个产业正逐步走向成熟。

输送系统并不仅仅为汽车工业服务,也为烟草、航空、包装、食品、医药、教育等行业服务,但这些行业目前对于自动化的要求还不是很高。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些行业对硬件设施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中国生活多年,是欣欣向荣的中国市场深深地吸引了我,促使我下定决心创立自己的公司。而中国是我们发展的将来,我的公司也要立足在中国。同时,我们公司其他的德国同事也都在中国生活了多年,他们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我会这样讲,“我们植根在中国”。  

AI: 面对中国汽车工业,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凭借您在中国输送技术行业的丰富经验,请谈谈您的感受。

Pietsch先生: 机遇与挑战并存意味着活力,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土壤。适者生存,汽车行业的发展变化使得汽车制造企业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这促使我们作为配套的公司也要根据大环境的变化能够因时因势进行调整——技术要更新,价格要合理,服务要跟上,反应要灵敏。

现在,中国已涌现出一些输送设备企业,他们的综合优势都很不错,他们正在向欧美公司提出挑战。而国外的公司应当正视中国市场的发展,进行策略和结构的改进。只有不断去适应市场的变化,才会有继续发展的可能。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