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完成收购意大利乔治亚罗汽车设计公司(简称乔治亚罗)的大众汽车集团表示,乔治亚罗将不再承接其他汽车企业的设计任务。对于已与其他车企签订的合同,乔治亚罗将继续执行。这对于习惯与乔治亚罗打交道的自主品牌车企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好消息。
乔治亚罗走了
乔治亚罗这家全球效益最好规模最大的汽车设计室,被意大利人骄傲地称为“意大利设计室”,从诞生至今所走过的42个年头中,创造了不胜枚举的经典车型。不过,国人对乔治亚罗的认知是从2000年才开始的。这年由乔治亚罗打造的中华轿车,凭借出色的外观和成熟的设计方案,一经上市便备受瞩目,而设计外包的运作方式也改变了自主品牌原有的发展路径,乔治亚罗借此敲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
乔治亚罗在中国大展身手的机会出现在2005年,当时国家发改委明确,鼓励发展自主品牌。国内几大汽车集团纷纷开始筹划自主品牌,但“事出突然”,加之储备不足,于是乔治亚罗成为他们的不二之选。这中间,老牌自主品牌在遇到合资军团的狙击后,备感自己“底气不足”,拿不出像样的产品。于是,乔治亚罗再次扮演了“救星”的角色。
很快,乔治亚罗在中国声誉鹊起。曾几何时,翻开报纸,只要有自主品牌车型广告,在醒目的位置总能看见“乔治亚罗操刀设计”的广告语。奇瑞、吉利、华晨、东风风神、一汽奔腾等自主品牌,均与乔治亚罗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东风风神S30、一汽奔腾B60等还都在市场上取得了销量、口碑双丰收的佳绩。于是,这些自主品牌车企在随后开发产品时,还是找到了乔治亚罗。
通常情况下,委托乔治亚罗开发一款新车,动辄需要上亿的投入。走低价路线的自主品牌之所以仍然愿意一掷“亿”金找到乔治亚罗,原因还在于自主品牌在与国外设计公司的合作中,学习不到完整的开发流程。即便想学,鉴于此前的技术差距太大,仅凭几次依样画葫芦,还是学不到人家精髓的。因此每当他们需要定义一款新车时,都离不开设计公司。
如今,乔治亚罗走了,自主品牌成了“弃婴”。根据协议,日后乔治亚罗将只开发设计大众集团旗下车型,这令自主品牌慌了起来,毕竟这杆“洋枪”使顺手了。不过,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与乔治亚罗分道扬镳也不一定是件坏事。近来,不少自主品牌车型被疑似相互抄袭,原因很简单,都出自乔治亚罗之手。此前,乔治亚罗90%的业务来自中国,如此庞大的设计容量,相互借鉴在所难免,看来乔治亚罗也已心有余而力不足。
日子怎么过
目前国外先进的汽车车身设计大致分为概念酝酿阶段、概念设计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和设计验证阶段。这几个阶段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交叉同步进行的,这样才能大大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国际上,主要的汽车设计公司大都集中在欧洲,尤其是在意大利。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乔治亚罗外,还有宾尼法瑞纳、博通和IDEA。这些设计公司在业内均有较高的威望,其各自的设计风格也相对明显。乔治亚罗凭借多年的经验,设计风格老练、沉稳,且开发周期较短,能提供一条技术储备不足时造出好车的捷径;宾尼法瑞纳虽然比乔治亚罗年轻几岁,但同样处于汽车设计领域的第一集团,其大气、典雅的品味,深深吸引了众多豪华品牌;博通和IDEA作为后起之秀,充满想象力和夸张大胆的设计成为超级跑车的“御用设计师”。这四家设计公司几乎包揽了全球近六成的汽车设计外包业务。
此外,英国皇家设计学院、美国艺术设计中心和德国Pforzheim设计中心则分别代表了英美德最高的汽车设计水准。英国皇家设计学院一直在汽车设计界享有盛誉,该学院近年来的设计理念以功能性为主,能够非常准确地契合目前汽车公司设计发展趋势。美国艺术设计中心是美国目前在设计上最权威的学院,其汽车和交通工具设计,尤其是未来汽车设计在全世界具有领先水平。德国Pforzheim设计中心则秉承了德国人的严谨和追求功能的特色,能设计出更符合家庭使用的车型。与意大利的设计公司不同,这三家企业更着眼于未来车型的开发。
眼下,虽说我们的自主品牌与乔治亚罗已然“分手”,但纵观全球,还有“大片森林”等待着我们的自主品牌。
求人不如求己
依托成熟的国外设计公司,的确是自主品牌在一定时期内弥补车型设计短板的一条捷径。只是这些设计公司能为自主品牌设计出一款出色的车型,却不会为中国自主品牌设计出长久的创新能力。
近几年,随着自主品牌产量规模、产品质量的升级,他们已初步具备产品独立设计研发的能力。如今国内车市,已有不少自主品牌独立设计的“作品”问世,如奇瑞A3、吉利熊猫等。其中,吉利熊猫是一款采用仿生学设计的车型,造型憨态可掬,令人印象尤为深刻。而东风风神、华晨汽车等自主品牌通过早期借助乔治亚罗设计公司,也形成了一定的开发能力。东风风神第一款汽车产品S30由乔治亚罗主导设计,第二款H30的开发已做到了中方为主,乔治亚罗为辅。
只是这些还不够,国内自主车企要成为主导开发的强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下尤其需要——
加强研发实力,建立全球研发体系。这方面韩国汽车的发展史对于我们有一定的的借鉴意义。1967年韩国启动汽车项目,韩国从引进三菱、福特、通用的技术开始,经历了从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引进消化、自主创新的阶段。上世纪90年代后,现代汽车提出“研发模式从模仿变创造”的口号,陆续建立了现代汽车南阳研发中心、北美研发中心和欧洲研发中心。近几年,现代汽车主推的i系列车型,由欧洲研发中心主导开发,全球1000多名设计员参与开发,i系列车型推向全球市场后,反响良好。纵观国内的自主品牌,只有长安、江淮在海外建立了研发中心,其余企业的研发还仅限于国内的研究所,研究人员较少,研发实力较弱。自主车企只有建立并完善全球研发体系,才能开发出让全球消费者“眼前一亮”的车型。
更好地利用独立研发机构。目前奔驰、宝马、大众等企业也与意大利设计公司合作,但是只是采用他们的创意,最终的设计研发还是由自己主导完成,同时他们也与当地的设计公司合作,以此让产品更符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自主品牌在寻求“外脑”帮助的同时,不必一味“迷信”国外公司。目前国内的一些高校、设计公司的设计能力不俗。如吉林大学、湖南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汽车实验室,已能开发车辆底盘、车身、动力系统等。以车身设计为主的上海同济同捷公司,研发能力也较为出色,目前已参与长城精灵、江淮宾悦、力帆520车型的外观设计。自主品牌与这些企业合作,不仅能让产品更贴合中国消费者,还能降低成本。
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资源已逐渐成为本地资源,从这个角度看,自主品牌车型的设计无论选择哪条路径,只要能造出适合自己、适合市场、适合发展的车型,既不需避讳车型外包,也不必迷信外包。但无论如何,自主品牌对于技术的掌握应该有所追求,不然到头来,一切还只是镜花水月。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