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当下 预测未来十年汽车发展

发布时间:2013-05-23
分享到

我恍惚记得一个故事,大概是90年代的美国某小学,校长让每个同学写一封信给20年后的自己,同学们大胆发挥了想象力,一些预言真的成了现实,也有一些至今看来距实现还有一些距离,比如“满天都是可以飞的汽车”……如果预测未来,很多人可能都会将焦点之一对准汽车,这件诞生百余年的交通工具,绝对算现代历史上最重要、最精彩的注脚之一,它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审美、科技、经济乃至生活习惯的变迁。

 

宝马i8,汽车设计“未来派”的典型代表

宝马i8,汽车设计“未来派”的典型代表

过去十多年,汽车行业的发展依旧飞速,达到了很多人不曾想象的水准,如今看来汽车行业已经比较成熟,它的发展速度会放缓吗?我认为不会,再过十年,也许汽车将从“成熟”走向“科幻”。

设计

每逢车展,那些造型前卫甚至有些夸张的概念车,总能成为最吸引眼球的焦点,而这些貌似与当前时代拉开了距离的“概念”,从某些程度上就象征了汽车设计未来的发展。总结起来,设计最为重要的可能就是两点:美观、实用。纵观当今的汽车设计,我们或许可以预测未来十年的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可以以宝马i8概念车为参考来推想。作为未来派跑车的代表,i8的卖点不仅仅是新能源,它那惊艳到极致的外观,在《碟中谍4》中一经亮相便引来世人一片惊呼。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们的审美一直在变,从又大又方的车头,到诸多运用弧形的车身,再到后来的棱角分明与如今的流线设计,车身整体的变化是线条愈来愈流畅、风阻系数愈来愈小,这样不仅美观,也有利于增加时速、降低能耗。未来十年,这个趋势应该不会改变,但之所以在此推举i8概念车,还因为它在设计中大胆运用了新的材料,比如特殊玻璃材质的车门。从钢铁到铝材,从塑料到碳纤维,新材料的运用一直在不断改变着汽车,从前谁能想到拿玻璃做车门?可当i8概念车出现时我们发现,用这玩意儿简直太拉风了。所以,未来十年,在更加流畅的车身设计之外,人们必然会找到很多新材料融入汽车设计,例如新的陶瓷、合金甚至生物材料,谁知道呢?

另一个方向,与前一点相反,是拒绝拉风,将车身玻璃全部取消。坦克之所以坚实,是因为它不容易找到“弱点”,而在汽车上,很显然,“弱点”就是车窗,如果去掉车窗,通体采用厚重钢板,一般车祸应该很难让你伤筋动骨了。有人会问,没了玻璃,如何在驾驶时观察四周?看两个例子就可以了:一个是英菲尼迪QX56的全景倒车雷达,它可以在你倒车时用摄像头全景模拟出车辆周围的情况;另一个是兰博基尼Urus概念SUV,它取消了传统的后视镜,转而采用摄像头,从而进一步降低风阻。从现在的科技角度来说,解决这个也已经不算难事,只需在车辆周围装足摄像头即可。也许你唯一需要担心的,只是这么个钢筋铁骨的家伙究竟要耗多少油。

能源

在关于未来的预测里,这可能是被最多人提及的话题。因为不同于其他几项的“锦上添花”,伴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动力如今已经到了非求变不可的地步,完全是“雪中送炭”使然。当前人们对“极速”、“百公里加速”等的渴求虽然仍在继续,但未来十年的汽车行业,刷数据已经不再那么紧迫,找寻和完善新能源,才是最重要的任务。

当今时代的新能源大致包含以下几种: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和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从目前情况看,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相对成熟一些,未来十年很可能仍是新能源的主力部队。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两者都存在一些硬伤。先说混合动力,它通常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或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它拥有很多优点,首先是与当今技术嫁接成熟,无需太高的研发成本投入;其次它并不会损失太多动力,在有效节约低速能耗的情况下,随着时速增加,内燃机会介入工作,驾驶乐趣不怎么打折扣,有时甚至可以靠油电一起工作提升动力。而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其一便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对石油的依赖;其二是当长时间高速驾驶时,油耗的节约便不再明显。基于这两点,很多人普遍认为混合动力只是一种过渡产品,迟早还是会被时代淘汰。至于纯电动,也许你可以说奔驰SLSAMG电动版已经达到了751马力与3.9秒破百,将环保与性能完美结合,但请注意如果你高速驾驶,它的全部电量大概只能相当于15升汽油,您出了小区还是直接去加电站吧。所以纯电动的硬伤,在于动力不足、蓄电池储能不足,而且车辆电池成本较高,更为要命的,是铅蓄电池难以降解的污染,以及生产电池的工厂对大气的污染等,让这种表面“很傻很天真”的环保实际上变得“很黄很暴力”。

其他新能源中,我认为较为可能在未来进入实质性阶段的,还有燃料电池和氢动力,而两者核心都是氢能。燃料电池其实早已有之,美国20世纪60、70年代便首先将燃料电池用于航天,作为航天飞机的主要电源。它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整个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物。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是奔驰燃料电池车(F-CELL)。以其B级车为例,车内装配三个储气罐,全部是高强度碳纤维材质,每个储气罐可以储存约4kg气态燃料,这些燃料可以让车辆连续行驶400公里。如果需要补充氢气的话,在特定的高压氢气补给站每辆车只需要3分钟就可以将燃料充满,而要是通过移动补给站进行燃料补充,20分钟也能够充满,这样的效率也是使用电池的纯电动车所无法比拟的。纯粹的氢动力发动机,代表人物则是宝马,2006年首次亮相的氢能7系就让世人震惊,但它对科技与成本要求极高(需要将液态氢长时间保持在约-250°C左右的恒定温度),此后宝马一度打算将这项技术放弃,但随着能源危机的加深,BMW又重新重视起这项技术,并且制定了新的研发计划,打算到2020年重新将新能源的重点回归到氢动力。

科技

说到科技,我首先想解释一下本文开篇所说的“汽车满天飞”,虽然短时间还不太可能“满天”,但汽车上天已经不再是天方夜谭。美国一家公司,就研制出了名为特拉弗吉亚(TerrafugiaTransition)的汽车,它平时可以与普通汽车一样在路上行驶,最高时速可达150公里左右,而当你按下机翼按钮,它能够在30秒内张开翅膀,经过一段助跑后便可飞翔上天。而且,驾驶这样的“飞车”并不困难,因为它配备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电子计算机自控系统以及卫星控制技术等高端智能科技装备。在空中,这款车可以达到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加满油后的最远航程为800公里。为了这项技术能够顺利推广,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和公路交管局还特地为“特拉弗吉亚”颁发了相关的行驶证。也许,再过一二十年后,“汽车满天飞”的童话真的可以实现。

除了“飞”,目前能预测范围内最科幻的事,恐怕就属自动驾驶了,而且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这项技术也很有可能成为现实,最能给我们信心的,莫过于谷歌了。

2010年,谷歌就在官方博客中宣布正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这种车主要配备有激光雷达、前后摄像头、左右传感器及主控电脑等设备,充分保障行车安全。2011年10月,谷歌在内华达州和加州莫哈韦沙漠对汽车进行测试。同年,美国内华达立法机关允许自动驾驶车辆上路,该法律2012年3月1日正式生效。2012年5月,内华达州机动车辆管理局批准了美国首个自动驾驶车辆许可证。在颁发牌照前,有关官员此前曾在高速公路、卡森城街区和拉斯维加斯大道检验这款汽车,结果显示,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安全行驶,甚至比人工驾驶更安全。去年谷歌公司透露,自动驾驶汽车有望在2012年后的3到5年间推入市场。也许用不了十年,我们就可以边睡觉边“驾车”去上班了。

产业

纵观历史,大部分发展成熟的产品,最后通常都会分化为两个方向:其一是尖端与高端,其二是简便与普遍。类似过去二十年的手机,目前汽车也正走在一条逐渐普及的道路上。未来十年,科技与机械工作者们研发的脚步不会停止,各种奢华、极速的车型仍会不断刷新着成交价纪录,而普通收入的百姓,也应该逐渐拥有每个人自己的汽车。我相信,等到汽车制造达到一个顶峰,它必将回归自己的本源代步工具。所以,更加小型化与平民化的汽车,很可能在未来十年会成为一个主流。届时,豪华品牌们的极致座驾之争仍会继续,2000匹马力、5个涡轮增压、时速600公里……谁能保证不会实现呢?又或者到时候兰博基尼与法拉利都插上了翅膀,“牛马大战”,也已经从赛道挪到了天空。

与之对应,更多自主品牌和二三线国际品牌,则将加入到抢占“人手一车”的平民化市场中来。如果此前我们的预言能够实现,说不定不需多久,我们每个家庭就会如当年享受手机普及那般,逐渐都拥有自己的汽车。也许它个头不大,甚至可能只能坐一个人,但却设计美观、安全耐用,采用了无污染的新能源,并且完全实现了自动驾驶……听起来有些遥远?未必。仔细想想,即便是如今只有百元的手机,功能也比二十年前昂贵的“大哥大”强悍了无数倍,所以无论如今的汽车产业如何,终将有一天,它会惠及到大部分需要它的人们。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