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ABS合金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汽车、家电、通讯和IT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汽车轻量化、以塑代钢的发展趋势,使得PC/ABS在汽车行业应用带来了锲机。
汽车上使用的PC/ABS材料按照其后加工方式和使用方式可以分为通用PC/ABS,电镀PC/ABS,哑光PC/ABS,高光PC/ABS等。其中电镀PC/ABS由于其金属外观特性,在汽车上广泛使用。
材料配方设计和电镀工艺是人们通常认为影响PC/ABS电镀性能的主要因素,然而很少有人关注注塑工艺对电镀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注塑工艺对PC/ABS粗化性能和镀层结合力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PC:通用级,Dow-LG公司;
ABS高胶粉:通用级,Kumho公司;
AS粒子:通用级,Kumho公司;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双螺杆挤出机:Φ45,L/D =40,德国科倍隆公司;
注塑机:SM-120型,宁波震雄机械有限公司;
拉伸仪:7010型,德国Zwick公司;
扫描电子显微镜:JSM-6360LV,日本电子光学公司;
1.3 试样的制备
采用不同的注塑工艺,注塑出规格为140mm×90mm×3mm的高光板,同一条件下注塑出的高光板一部分用于粗化后拍摄SEM观察表面,另一部分电镀后截成规格为140mm×25mm×3mm的长条,用于镀层结合力的测试。
电镀流程:除油,水洗,粗化,水洗,还原,水洗,敏化,活化,水洗,解胶,水洗,化学镀镍,预镀铜,水洗,镀镍,镀铬,水洗,烘干。
1.4 测试及表征
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粗化样板的表面;
采用拉伸试验机按GMW14668标准,测试电镀样板的镀层结合力;
2 结果与讨论
2.1 注塑温度对PC/ABS合金粗化性能的影响
在相同的注塑速度、压力(中速中压)和模具温度(80℃)条件下,使用三种温度条件(230℃、250℃、270℃)注塑的高光板,粗化后的SEM 照片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注塑温度为230℃时,粗化样板表面的孔洞不均匀,而注塑温度为250℃和270℃时,粗化样板表面的孔洞更为均匀。这可能是在230℃温度下,PC/ABS的流动性太差,注塑出的样板有较大的内应力,在粗化过程中应力释放,导致样板的刻蚀不太均匀。
图1 注塑温度对PC/ABS合金粗化性能的影响
2.2注塑温度对PC/ABS合金镀层结合力的影响
在相同的注塑速度、压力(中速中压)和模具温度(80℃)条件下,使用三种温度条件(230℃、250℃、270℃)注塑的高光板,电镀后的镀层结合力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注塑温度为230℃时,镀层结合力最低,注塑温度为250℃和270℃时,镀层结合力相当,远大于230℃温度下的镀层结合力。这是由于230℃温度下,注塑出的高光板内应力大所导致。
图2 注塑温度对PC/ABS合金镀层结合力的影响
2.3注塑速度和压力对PC/ABS合金粗化性能的影响
在相同的注塑温度(250℃)和模具温度(80℃)条件下,使用三种速度和压力条件(低速低压、中速中压、高速高压)注塑的高光板,粗化后的SEM照片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速度和压力由低到高,粗化样板表面孔洞的均匀度下降。这是因为高速高压会造成较大的内应力。
图3 注塑速度和压力对PC/ABS合金粗化性能的影响
2.4 注塑速度和压力对PC/ABS合金镀层结合力的影响
在相同的注塑温度(250℃)和模具温度(80℃)条件下,使用三种速度和压力条件(低速低压、中速中压、高速高压)注塑的高光板,电镀后的镀层结合力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注塑条件为低速低压和中速中压的镀层结合力明显高于高速高压。
图4 注塑速度和压力对PC/ABS合金镀层结合力的影响
2.5 模具温度对PC/ABS合金粗化性能的影响
注塑速度、压力(中速中压)和模具温度(80℃)条件下,使用三种模具温度条件(40℃、80℃、120℃)注塑的高光板,粗化后的SEM照片如图 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模具温度为80℃和120℃时,粗化样板表面的孔洞均匀程度好于模具温度为40℃时。这是因为低的模具温度造成了较大的内应力。
图5 模具温度对PC/ABS合金粗化性能的影响
2.6 模具温度对PC/ABS合金镀层结合力的影响
注塑速度、压力(中速中压)和模具温度(80℃)条件下,使用三种模具温度条件(40℃、80℃、120℃)注塑的高光板,电镀后的镀层结合力如图 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模具温度为80℃和120℃时,镀层结合力明显高于模具温度为40℃时。这是因为低的模具温度造成了较大的内应力。
图6 模具温度对PC/ABS合金镀层结合力的影响
3 结论
注塑工艺中注塑温度、注塑速度和压力、模具温度均对PC/ABS的粗化性能和镀层结合力影响较大。通过设定合适的注塑工艺,设法降低材料的内应力可明显提高PC/ABS的粗化性能和电镀结合力。
参考文献
[1] 严钦元,方景礼.塑料电镀[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2] 吴利英. 影响塑料电镀的塑料工艺因素分析[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02, 14 (6) :11-13.
[3] 陈亚, 苗艺. 高品质塑料电镀技术新进展[J].电镀与环保,1999,19(3):3-5.
[4] Hermann-josef Middeke. Plating on plastics part I-history, application of metal plated plastics, kinds of plastics [J], Materials Protection , 电镀与涂饰 ,2004, 24: 35-39;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