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自主创新,迎接市场挑战--访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总经理贾葆荣先生

访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总经理贾葆荣先生

作者:孙 彬 发布时间:2013-07-12
分享到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东安汽发)主要从事引自日本三菱汽车的4G1和4G9两大系列汽油发动机和F4A4自动变速器(4AT)及F5M41手动变速器(MT)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东安汽发”)主要从事引自日本三菱汽车的4G1和4G9两大系列汽油发动机和F4A4自动变速器(4AT)及F5M41手动变速器(MT)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多年来,东安汽发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到再创新,走出了一条适应性开发、多元化配套的发展之路,在用户中赢得了良好口碑。东安汽发始终把制造高质量的发动机作为目标,其工厂从第一条生产线建设开始,就大量采用先进、成熟的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2012年,第200万台发动机的成功下线,彰显了东安汽发十余年来在品牌树立、产品生产和研发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AI:作为独立于整车厂之外的专业发动机生产基地,东安汽发是国内首家同时拥有汽车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和手动变速器制造技术的企业。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东安汽发的4G15T、4G93M发动机和4AT自动变速器首次亮相,请介绍一下这些新品的性能特点。

贾葆荣先生:4G15T、4G93M和4AT三款新机是东安汽发为适应国内市场需求适时推出的,在上海车展上首次亮相,就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4G15T是东安汽发在三菱原型机的基础上开发出的新型高性能涡轮增压发动机。通过优化发动机动力性能,特别是低速转矩大幅度提升,4G15T发动机在较低转速即可达到最大转矩,最大净功率可达110kW,最大净转矩达到210Nm;同时,该发动机可满足三阶段油耗法规,并可应对欧5排放法规。

4G93M是东安汽发在4G93D发动机基础上通过与AVL合作而开发的。为适应国内油耗、排放和市场的需求,4G93M增加了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优化了凸轮轴型线,从功率、转矩和油耗等方面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并改善了发动机的排放性能。

4AT是东安汽发从日本三菱汽车引进的自动变速器,主要有四档和五档两个系列,能够满足为排量在1.3~2.4L发动机传递动力的要求。F4A4自动变速器采用2轴式设计而非3轴式设计,目的是使变速器振动噪声水平更好,并可实现发动机东西布置。

AI:近年来,汽车制造业越来越明显地向多品种、中小批量模式发展,对于各大车企来讲,如何建设具有适度的前瞻性和良好技术经济性的发动机生产线至关重要,请谈谈东安汽发构建发动机生产线的指导思想。

贾葆荣先生:为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新建的发动机项目要以柔性化装备为主体,装备的柔性化功能应具有充分的可扩展性。遵循这一原则,东安汽发构建生产线的指导思想包含了五个方面:

第一,采用模块化设计、提高生产线的柔性是当前生产线规划的主导思想。每一个生产线模块需要进行同步协调设计,要做好模块间的接口衔接和集成,分批分阶段性地引进,为将来产品升级换代留有储备。

第二,从产品开发阶段到生产线建设,实施同步设计的项目管理方式,工艺制造技术和新技术引入到产品开发中,甚至包括设备供应商共同参与产品的研发。

第三,根据产品的市场预期,合理规划生产线的产能投入。生产线宜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降低投资的风险。生产线设计时考虑设置分组建设,或者设计并行工序,在一期只实施一组或只投入并行工序中的一部分,在产品需求增加后再投入第二组或并行工序的其他设备。

第四,设备的适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技术的成熟性相比技术的先进性更加重要,优先选择经过实践验证的装备,同时还要考虑技术的开放性。引入设备时不仅要考虑设备的采购价格,更要考虑后期维护成本。

第五,设备的国产化。企业要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结合国内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逐步加大国产装备的比例,逐步形成一个国产化的装备制造供应体系。

AI:请介绍一下,东安汽发生产线的概况。在您看来,影响机加线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应该如何有效解决这些瓶颈问题?

贾葆荣先生:发动机方面,东安汽发拥有6条装配、试验线和10条机加线,承担4G1、4G9两大系列发动机的装配及缸体、缸盖和曲轴等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制造,拥有4G1与4G9发动机合计70万台的年生产能力。手动变速器方面,东安汽发拥有1条装配线及2条壳体机加线,承担F5M41系列手动变速器的装配与主要零件的制造,拥有45万台的年生产能力。自动变速器方面,东安汽发拥有总装线、外装线和试验线等8条装配试验线及变速器壳体、变矩器壳体等4条机械加工生产线,现已具备15万台生产能力。二期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0万台的生产能力。

东安汽发已有的3条缸体线、2条曲轴线均采用机械手柔性自动输送,加工机床主要以德国、日本的高效柔性加工设备为主;而3条缸盖线均为分组式敏捷式柔性线。在东安汽发,目前影响机加线生产效率的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设备故障和废品损失。

针对影响机加线生产效率的设备问题,我们提出了大力开展全员参与生产性设备预防维护活动,即设备TPM活动。以设备问题为中心,每月有针对性地开展操作者与维修人员共同参与的TPM小集团活动、改善活动、培训和TPM自主维护与维修活动,对活动过程给予指导,对活动效果给予评价。此外,深入开展以维修人员为主的专业维护活动,大力开展预检和预修工作。针对疑难设备问题开展故障攻关活动,并定期召开维修单位与生产单位共同参与的“设备早市”活动;运用设备潜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方法,创造性地开展生产保障能力评估活动,评估可能影响生产的设备问题点,落实预防措施;按照标准对设备进行系统的精度评估,对设备动静态精度、工艺保障能力、重要零部件状态及运行成本等进行分析。

而在废品率方面,我们定期召开刀具午市,解决刀具调整、刀具寿命低等问题;针对毛坯废品率高问题,及时与质量保障部联系;强化厂级、班组级巡检,避免不良品批量发生;开展相关废品攻关工作。在废品攻关环节中,细化每个工段的具体问题,制定严格的达成目标,并就每个问题安排负责人,以加强解决问题的执行能力。其次,我们持续每月开展最高生产能力挑战、TPM活动、QC小集团活动、换刀训练和故障复位训练等,以此提升员工技能;为提升工作效率,厂内加强员工一岗多能、一人多技的培训,并将持续推进产能提升工作,按计划沟通,减少生产线的换型次数,以此提升效率。

AI:质量是争夺市场战略中的关键武器之一。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之源,关乎整车的性能,请谈谈东安汽发现有的质量管理情况。

贾葆荣先生:保证产品质量主要依靠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度,以及工艺设计的合理性和先进性,为此,我公司在生产线规划上着重考虑的是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加工精度的保证能力。从第一条生产线建设伊始,东安汽发就大量采用先进、成熟的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

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体系运行有效的同时,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化质量管理,提升整个配套产业链产品质量,打造东安汽发产品质量的竞争优势:

一是,推行“人、机、料和法”的4M变更管理,保证过程质量。

4M变更管理是我公司导入的日本三菱管理模式之一,在充分借鉴其成熟管理经验的同时,结合东安汽发的实际情况,完善公司相关管理要求,形成了适合东安汽发的4M变更管理模式,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推行4M变更管理,我公司在现场和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力上得到进一步加强,促进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

二是,开展供应商技术支持,保证产品质量。

我公司结合实际管理需求,成立供应商技术支持管理组织架构(STA),在供应商产品开发初期就开始介入,在其生产线建设、工艺规划、产品定型和样件试制直至最终批生产全过程参与。在整个产品开发与制造过程中,STA在供应商与东安汽发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向供应商解析产品的质量、技术和性能要求,使其充分理解,进而实现产品的有效管控。通过实施STA管理,在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东安汽发与供应商共同实现了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是,实施质量门管理,保证项目质量。

对于新品项目管理,东安汽发引入三菱质量门管理方法(QG)。这是一种为对项目质量进行把关而建立的质量管理模式,通过在PDS和MDS体系计划中设置A样、B样、C样、小量产和量产,共5个质量门里程碑所必须达到的质量目标,然后再评审是否可以关闭里程碑质量门进入下一阶段,来保证新品项目全过程质量受控,降低质量成本,提升经济效益。通过该管理方法的有效运用,目前东安汽发的新品质量故障率降低了50%以上,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AI:2012年,第200万台发动机的成功下线,彰显了东安汽发十余年在品牌树立、产品生产和研发方面所取得的持续蓬勃发展及辉煌成就。在此,请谈谈东安汽发的自主创新战略和长期发展目标?

贾葆荣先生: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拥有合资背景的东安汽发,在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一直不断地进行着创新。由于主要面向自主品牌市场,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因此东安汽发在产品整车适应性开发以及实验、验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东安汽发在引进三菱前置前驱一个平台基础上,后续通过自主研发出了前置后驱和中置后驱,并在前置前驱1.3L和1.6L的基础上,独立开发1.5L多种配置形式的发动机。目前,我们正在合作开发6AT自动变速器产品。

东安汽发兼顾当期生产经营和中长期发展需要,坚持发动机和变速器“两翼齐飞”,并对全系列产品整体统筹,全新规划现有产品及未来5~10年的新品谱系。

一是对老平台产品进行适应性开发,快速占领新兴商用MPV轻型车市场,大幅提高市场占有率。主力产品4G15V FR发动机现已顺利投产,成功搭载长安欧诺上市,累计装机量近5万台;4G13V MR、4G18V FR等拓展机型研发进展顺利。

二是对老平台产品进行升级,提升动力性、经济性指标,满足固有经济型乘用车市场产品换代升级的需要。在原有4G1产品平台基础上,开发全新的4G1 V系列平台产品以及4G15M2系列产品。其中,4G15M发动机满足油耗加严10%的法规要求;4G15M2发动机整机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并可使整车油耗达到国家节能车补贴限值水平。

三是开发及引进全新产品,全力研发下一代发动机、手动和自动变速器产品,支撑企业今后5~10年的发展需求。全新6速自动变速器研发已经完成A样机点火;引进的重庆长安D系列缸内直喷增压发动机,将为集团公司中高端轿车、SUV配套;引进的D系列发动机现正在进行地产化工作,第一批地产化零部件的试制工作已经开始。

在长期发展目标方面,东安汽发坚持实现“6421”战略。“6”即“六种能力”,以企业文化、信息化为支撑,持续打造“研发适应力、市场拓展力、成本治理力、质量控制力、制造精益力、人才驱动力”;“4”即“四化目标”,实现公司“技术领先化,市场国际化,管理精益化,品牌增值化”经营目标;“2”即“两大产品平台”,发动机、变速器产品两翼齐飞;“1”即“一流愿景”,我们期待,“到2021年,东安汽发能够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力量和专业化的技术、技能与管理团队,提供一流的动力总成产品及一体化解决方案,获得员工、客户、股东与社会的长期信赖,成为国内一流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动力总成研制企业”。

未来几年为东安汽发产品提升的关键阶段,为支撑自主创新,我公司制定了科技创新工作计划,在创新评价、创新项目、科技成果、科技信息上报和内部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公司自主研发能力。2013~2015年,东安汽发在产品成果保护方面正逐步建立公司专利管理体系,后续随着公司平台项目的增多和员工专利能力提升,逐步在新平台项目中实行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