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推行“零减免” 湖南对公车特权说不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07-31
分享到
对公车交通违法实行“零减免”,号牌为“湘E00001”的邵阳市公务“一号车”被罚款100元;一批省直部门和市属单位交通违法20次以上的公车被长沙交警曝光……连日来,湖南对公车交通违法行为的曝光与处罚,引发舆论强烈关注。

对公车交通违法实行“零减免”,号牌为“湘E00001”的邵阳市公务“一号车”被罚款100元;一批省直部门和市属单位交通违法20次以上的公车被长沙交警曝光……连日来,湖南对公车交通违法行为的曝光与处罚,引发舆论强烈关注。

整治“公车特权”,会不会是“一阵风”?怎样禁止交通违法“罚民不罚官”,对公车特权彻底说“不”?引发思考。

邵阳市“一号车”受罚,司机缴纳100元罚款

7月26日下午,一辆“特殊”牌照车辆出现在邵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双清大队第二处罚中心。这辆车是被市民称为“一号车”的市委市政府公务车,车牌号为“湘E00001”,该车司机到这里缴纳了100元违章停车罚款。

交上罚款,司机显得不太好意思。他告诉记者:“下次要更加注意了,不能停的地方坚决不停,就算领导要停,也得提意见。”

“一号车”被罚不是孤例,这要追溯至一年前。

2012年6月28日,邵阳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监察局、公安局和人社局共同下发办法,除规定公职人员交通违法不得减免外,还建立了抄报制度,交通违法信息除了抄报至6个部门及车辆所在单位外,还要在市级媒体曝光。最为关键的是,根据办法,交通违法与绩效考核挂钩,影响评先评优,情节恶劣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数据显示,从2012年7月施行交通违法“零减免”以来,共抄报公车交通违法824台次,在当地报纸曝光公车交通违法259台次。

“‘零减免’实施之初,我们顶着压力,确实有些惴惴不安。”邵阳市交警支队队长杨修文说。去年10月15日,一位市委常委的公车“湘E00009” 在当地报纸上曝光,原来是司机在休息日驾车外出,因违章停车被抄牌。这位领导特意致电杨修文,支持曝光做法,这让他越来越觉得释然。

今年6月,在湖南省公安厅组织召开的交通管理工作会议上,邵阳“零减免”经验成为热议话题。6月21日,湖南省公安厅发布通知,要求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严格把关交通违法数据质量,严禁违规消除交通违法信息,严禁任何违规减免交通违法罚款。对违规减免罚款的,一律按“谁审批、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长沙交警曝光3批次省市单位违法公车

近期,省会长沙的交警部门曝光了一批公车交通违法行为。

7月23日,长沙交警向媒体提供了一份省直单位交通违法20次以上的车辆号牌清单。这些违章公车“来头都不小”,来自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省财政厅等10个单位。

紧接着,7月29日,长沙交警又向媒体提供了一批长沙市直部门“最牛公车”违章清单,涉及宁乡县编委、湖南电力公司长沙电业局、开福区委办、天心区委办、长沙县税务局等20个单位。在这20辆车中,共有6辆车违章次数超过50次,17辆车超过30次。违章次数最多的是宁乡县编委一辆号牌为“湘A96698”的小车,高达238次。

7月30日,长沙交警又向媒体公布了一批清单,涉及宁乡县城镇管理局、浏阳市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开福区人民政府等20个单位。

长沙市交警支队处罚教育科科长任培罗透露,今年5月份以来,长沙市交警部门以去函、致电等方式,对全市交通违法超过20次的公车发出处理通知。截至7月中旬,湖南省直部门中仍有10辆车,长沙市直部门机关单位仍有122辆车没有前往交警部门接受处理,也未给出具体说明。

对此,长沙交警决定将交通违法“最牛公车”予以曝光。由于公车代表的是公权力,一经公开,便掀起媒体一波又一波的报道热潮,引起热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30日下午5时,已有近50台违法未处理的公务车辆主动接受了处理,其中省直单位方面,除了省财政厅、省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培训部2个单位之外的8辆公车都已经接受处罚。

仅仅曝光还不够,建立长效制度是关键

“在一些人眼里,交通违法是小事,有时候交警执法不被群众理解,认为就是拿老百姓开刀,其实,只要严格统一标准处罚,大家心里的气就顺了,自然也就支持配合了。”长沙市交警支队负责人说。

实施“零减免”之初,邵阳市交警支队专门调研发现,群众对交管工作意见最大的问题便是——执法不公。有些公职人员,轻视交通法规,严重扰乱道路通行秩序。一旦出现违章,便利用各种关系和人脉资源,找交警“免单”,尔后依旧我行我素,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杨修文告诉记者,办法刚开始实行时,各个职能部门给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公安部门内部,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管交通的还要去交罚款?每天有很多人到他办公室求情。无奈之下,他把自己亲弟弟的罚款单发票贴到办公室,以身作则,示意任何人都不能违规减免。

“从今年开始,来找我签字减免处罚的人少了,这半年更是基本没人来说情了。”杨修文说,市委、市政府、市纪委等部门已形成合力,通过发文件、宣传曝光、罚款等形式逐步把政策实施下去,交警的压力就慢慢小了。

向交通违法的“特权车”开刀,邵阳交警赢得了民心。2012年全市优化经济环境测评,邵阳交警支队历史性地进入全市前5名,摆脱了长期在后3名徘徊的落后局面。

对于长沙来说,仅有曝光还不够。中南大学法学院一位法学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省会的长沙整治“公车特权”压力更大,阻力更多。曝光仅仅是一个起步,比照邵阳的做法,长沙还需要自上而下建立规章制度,取得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这样整治“公车特权”才能更硬气、更有底气。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