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租车:“共享”私家车 信任成首要难点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4-01-13
分享到
一种以共享为理念、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私人租车模式,正在由新加坡传入北京。

一种以共享为理念、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私人租车模式,正在由新加坡传入北京。

成立于2012年10月的PP租车总部位于新加坡,目前是亚洲较大的P2P(点对点)租车平台,去年10月正式在中国上线运营。

PP租车的原理其实很简单,通过手机APP提供一个平台,车辆闲置的私家车主可以将信息发布在这一平台上,租车人直接与车主协商租车时间和费用。这种点对点的租车形式,价格低于普通租车市价30%至50%。

这一模式虽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在PP租车首席执行官张丙军看来,高昂的养车成本、资源紧俏的停车位和范围越来越广的“摇号”等限购政策,都为PP租车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到目前为止,PP租车已网罗了500多名用户,38岁的罗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春节我们全家出国旅行,车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赚点钱也帮了有需要的人。”罗先生说。

短租罗先生私家车的人,就是他的邻居、北京某互联网公司销售王同。这个春节,王同决定带着一家四口从北京回山东老家过年。他的计划是,农历除夕一早出发,2月6日回京,但现实问题是,火车票一票难求,飞机票价格高昂,传统的出租车公司租金在节假日也水涨船高。

这些问题在他租到罗先生的车之后迎刃而解,“车主和我们住同一个小区,我租了他的索纳塔8,租金按180元/天计算,租6天赠1天,整个春节租车费一共1080元。”

有空闲的资源就可以出租,提高闲置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使得双方以及整个社会都受益——这是PP租车“共享经济”的核心。不过,目前在这一平台上的车型和用户资源都十分有限,P2P的优势还难以显现。

更重要的是,这一模式还有很多来自现实的挑战。比如,在“连扶个老人都有风险”的社会中,建立在信任和信誉之上的私家车共享模式能否行得通?在法律层面是否存在风险?传统的车险理赔在这种形式下是否适用?

“信任机制的建立、交互社区的形成,都需要商业模式的创新,这也是对社会人文的良好重塑。”张丙军说。

在法律方面,张丙军表示自己已咨询过律师,汽车租赁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合同,属私益范围内的权利义务关系,个人的汽车租赁不属于旅客运输经营行为。“基于以上解读,PP租车进一步与中国国家交通运输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确认,得知P2P租车在中国合法合规,可以推行。”张丙军表示。

在保险方面,每一次租车,租客都需要购买一份P2P租车保险。如果出现交通违规,则由租客负责,轻微车损将按车况记录单定责。

在PP租车的平台中,车主占主导地位,招租对象、招租价格、招租时间均由车主说了算,当然,出租的私家车车龄也不得超过8年。

PP租车对租客的审核也极为严格。根据PP租车的规定,租客驾照必须是6个月前取得的、扣分不超过9分,且近3年中没有酒后驾驶、危险驾驶的前科、没有被暂停驾照的经历。

此外,凡是加入PP租车平台的私家车将被内置智能终端设备,可以数字化记录车辆使用过程中的数据,包括车辆行驶里程、行驶区域等,车主可以实时监控。

张丙军预计,2014年6月,PP租车可达到2000辆车的规模,“附近租车人群在走路五分钟之内就可以租到车,才有可能初步实现P2P租车平台的价值。3-5年内,如果能覆盖北京私家车的5%,那就是25万辆,如果把这个模式在全国推广开来,租车的体验也会有极大的提升,而这种共享私家车的圈子也会建立起来。”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