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刚问世的角色只是通讯工具,拥有基本的通话功能,不过苹果手机的出现打破了手机市场的平静,“智能手机”一词开始兴起,随之曾经占据手机市场半壁江山的诺基亚逐渐退隐市场,开启了iPhone智能手机时代。
汽车几乎和手机走了同样的路线,从最初基本的代步工具发展至今已经成为“轮子上的客户端”。特斯拉似乎扮演了苹果的角色,将汽车与新能源、互联网相融合,让汽车也不甘于仅仅是代步工具,给人类带来不一样的用车体验。
通俗来讲,智能汽车其实就是四个轮子的电脑,但不是简单的电脑,而是由成千上万的零件组成的。智能汽车在很多方面与传统汽车相区别开来,几乎重新定义了汽车。未来智能汽车作为重要的智能终端,与通讯、云端、计算能力、感应器等相关,与智能手机相比包含的数量更多,智能化趋势更加明显。
智能化浪潮席卷而来
Tesla的横空出世给汽车业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不仅仅源于这是一款纯电力驱动汽车,拥有强劲的动力和舒适的驾乘感觉,而是由于其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汽车的认知。特斯拉大部分功能都能通过那块17英寸屏幕去完成,各种按钮换成了触控,操作系统基于开放的Linux平台。可以说,Tesla 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就如同苹果iPhone对传统手机的冲击,汽车能够与互联网结合发生质的改变。
不过在智能化方面,特斯拉也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几年前,搜索引擎巨头谷歌就在研究无人驾驶技术,不过在此项技术定型之前,谷歌并未将之公之于众。奔驰、福特等车企也在积极研发自动驾驶汽车。
智能汽车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传统汽车厂商们纷纷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摩拳擦掌准备推出自己的“智能汽车”。
传统行业互联网化将成主旋律
近几年,传统行业不断“触网”,包括零售,家电,医药,教育,金融等,都持续不断的催生出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力量。汽车业作为最重要的传统行业之一也正在加速与互联网的融合
汽车产业发展已经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中国汽车技术在世界上相对比较落后,在传统汽车上超越西方国家纯熟的技术并非易事,于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想象空间,汽车产业互联网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随着互联网巨头不停向作为终极移动终端的汽车产品探出触角,以汽车电子为标杆的智能化进程将大大加速。
有专家指出,未来将会是一个以互联网为主体形成的一个高度融合的生态链,汽车将变成智能电视、平板电脑、手机一样的智能载体,除了日常驾驶是由传统机械控制外,其他的如调整座椅位置、后视镜角度、空调开关、座椅的加热等都可以通过手机端来操作。这就意味着,在炎热的夏天驾驶员可以用手机提前打开车内的空调,等凉快以后再进入车内。汽车一旦出问题了,还可以通过一键呼叫功能求助汽车售后部门,他们会推送过来一个修复补丁,修复完成就可继续上路。汽车使用出现任何问题就如同电脑“死机”,通过重新启动便可解决。
技术瓶颈与环境制约
众所周知,汽车智能化的终极发展目标就是实现无人驾驶。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不少豪华车型已经开始配备驾驶辅助系统,可以实现一些场景类的无人驾驶,比如高速的跟车超车、自动停车入位等,有些技术在2017或2018年都能够实现了量产。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还处于研发与试验阶段,仍需要十几甚至几十年才能实现。
事实上,智能汽车的车联网系统在技术上也遇到了发展瓶颈,比如网络问题目前就没有完全解决,另外一个车联网普及的障碍源于整车企业与网络运营商主导权的博弈,要做到真正的普及化还需要两方各取所长。
宝马汽车开发导航系统,搜集来自各交通信号点摄像头和遍布全城的出租车提供的数据,为车主发布实时路况信息。在国内,百度、谷歌、高德等IT企业都开发了自己的导航系统,对位置能进行准确的判断,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实时交通路况的播报,能够提醒驾驶员在什么路段出现了突发状况,网络运营商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高效稳固的网络。
另外,无人驾驶在法律和道和层面都将面临很多问题,比如,无人驾驶汽车还需不需要驾驶证管理?如果喝了酒“开”无人驾驶汽车,是不是可以不算“酒驾”?等等。而且,电脑控制汽车会完全按照人类设置的规则操控,但是在实际行车过程中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当无人驾驶车辆遇到随意闯入马路的行人和一些不按照交通秩序行驶的人为驾驶车辆,恐怕就会一团乱。
互联网的确给汽车智能化注入了新的动力,但是汽车实现高度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使技术问题得以解决,还需要配套的法律法规监管,否则,整体的道路安全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获取更多评论